...牛膝,防己。紫苏、槟榔等,用于足膝肿痛,湿脚气。2、健脾:炒苡米有健脾除湿的功效。常配合白术,茯苓、炒山药、炒扁豆、芡实米等,用于脾虚泄泻。对于脾虚湿盛者,常生、熟苡米同用,可收健脾利湿之效。3、排脓:生苡米不但能利湿,并有清热排脓的效果。...
... 【性味】酸甘,温。 【功能主治】温经通络,除湿止痛。 【附方】①治慢性风湿关节炎:土细辛一钱。研末,每日二至三次,酒送服。②治小儿麻痹:土细辛一钱。水煎服。 【摘录】《中药大辞典》 ? 相关中药 ▲ 返回目录《中华本草》:黄花堇菜 【出处...
...肝肾亏损,脉络空虚,浊痰凝结。应与非特异性附睾炎、淋菌性附睾炎、附睾肿瘤相鉴别。浊痰凝结证,治宜温经通络、化痰散结,方用阳和汤加减;阴虚内热证,治宜滋阴清热、除湿化痰、透脓解毒,方用滋阴除湿汤合透脓散加减;正虚成漏证,治宜补气养血、温补肾阳...
...肝肾亏损,脉络空虚,浊痰凝结。应与非特异性附睾炎、淋菌性附睾炎、附睾肿瘤相鉴别。浊痰凝结证,治宜温经通络、化痰散结,方用阳和汤加减;阴虚内热证,治宜滋阴清热、除湿化痰、透脓解毒,方用滋阴除湿汤合透脓散加减;正虚成漏证,治宜补气养血、温补肾阳...
...发热恶寒并不多见,舌质红或绛,舌苔黄腻或白腻,脉洪数或滑数。治法:清热利湿、通络止痛。选方:宣痹汤(《湿病条辨》)加减。药物:防杞10g、北杏10g、连翘10g、滑石30g、薏仁30g、法半夏10g、蚕砂10g、赤小豆15g、栀子10g。...
...30克,制乌头30克,桔梗30克,细辛25克,防风40克,酒2升。 功效:补肾妒日,强腰止痛,祛风散寒除湿。 适应证:肾虚腰痛,风寒腰痛,久坐湿地所致的腰痛,坠伤腰痛。 制法:将药共捣碎,用白纱布袋宽松盛之,置于净器中,入酒浸泡,密封,5日后...
...一般而言,夏季不适宜服用进补的汤药,但对于阳虚、气虚的患者也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补。 对于一些痹症患者来说,多是风寒湿热外邪侵袭关节所引起的,在夏季病情大多会有所缓解,根据冬病夏治的理论,此时除选用温阳、散寒、除湿、通络的药物进行穴位贴敷外,...
...一般而言,夏季不适宜服用进补的汤药,但对于阳虚、气虚的患者也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补。 对于一些痹症患者来说,多是风寒湿热外邪侵袭关节所引起的,在夏季病情大多会有所缓解,根据冬病夏治的理论,此时除选用温阳、散寒、除湿、通络的药物进行穴位贴敷外,...
...呼吸道疾病影响患者的自由呼吸,治疗也较为棘手,缠绵难愈。对付它,中医有很多简、便、廉的绿色疗法,效果明显,不妨一试。 督灸 适用于慢阻肺、肺纤维化、肺部感染(包括真菌感染)。能温肾壮骨、补精益髓、温经通络、豁痰祛瘀、行气活血、祛寒除湿。 ...
...患处,每日2次,7天1疗程。功能清热活血止血。主治痔疮。 八、脉管炎 散寒通脉汤(中西医结合杂志1986;9(6):563) 桂枝、附片、伸筋草、苦参各15g。上药用水煎后去渣取汁,趁热浸洗患肢,1日2次,10日1疗程。功能散寒除湿,活血通络...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