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疫论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参考古今医案,创造了一些较有实用价值治法。书中详论温疫病因、初起、传变诸症及治法等内容。这是在伤寒论成书1400年之后医学史上又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有关外感病论着。它第一次认识到温疫感染于戾气、具有传染性,开温病学说之先河。后世许多...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161.htm

伤寒论十方读法五条_圆运动古中医学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一要先将内容六瓣之一橘比喻明了。一要先将荣卫脏腑少阳经病各证状名目,分别记清。再合成一个整个记清。一要于记清之后默记溜熟。一要于默记溜熟之后,将各证状所以然,与治法分别记清,再整个默记溜熟。所谓电力充足,电光自明之功效,于最短期间...

http://qihuangzhishu.com/1101/88.htm

成无己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广行天下。另有伤寒明理论,其内容包括病因病理、分型治法,尤注重于辨证。并有方论二十首,于方义、制方、药理等方面,均有所阐述,对我国伤寒学发展,颇有影响。...

http://qihuangzhishu.com/167/439.htm

病因学诊断学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三角病证,再按左右手各部脉与五脏六腑配属关系,诊察五脏六腑之病证。从而大大简化了脉学内容,抓住了脉学纲领;其所提出脉象主病关系在脉学理论上也有一定创新,对脉学诊断作出了贡献。南宋施发察病指南是一部以脉学内容为主诊断学专著,...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177.htm

吴谦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清代医官。字六吉,安徽歙县人。尝官至太医院院判。乾隆帝(1736-1793年)尝敕令编修医书。太医院原意欲编修一博一约医书,最后为能达到早日编成,遂由吴谦与另一太医院院判刘裕铎为总修官,收集天下秘籍及传世良方。吴谦则更精研伤寒论...

http://qihuangzhishu.com/194/1150.htm

中医妇科学发展简史_中医妇科学_中医妇科书籍_【岐黄之术】

...调摄注意事项。隋代,在公元610年,巢元方等编著了诸病源候论,全书50卷,67门,1730个证候,书中有妇人病8卷,逐项讨论了病因、病机及临床所见,内容颇为丰富。五、唐代(公元618-公元907年)唐代继隋制建立了比较完备医事制度...

http://qihuangzhishu.com/81/3.htm

家备白酒百事通_起居养生_【中医宝典】

...酒在医学上应用,是中国人对世界医药学一大贡献。中国古代用酒治病非常普遍,在浩如烟海医学典籍中举不胜举。内经中有用酒疗疾内容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有关酒方剂多达16种。 由于白酒具有预防疾病、治疗疾病、保健身体等多重作用,...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2516.html

苏颂与本草图经_医药典故_【中医宝典】

...。宋仁宗采纳他建议,并令其主持编撰本草图经。苏颂发动广大医师药家呈送药物标本药图,带领下属一起核对,重加撰述,做到匡误正谬,考证鲜明。历时4年,完成了我国第一部有图本草书21卷,为纠正药物混乱与错讹做出了贡献本草图经内容...

http://zhongyibaodian.com/diangu/a11065.html

柳亚子文学贡献

...志士张煌言、夏完淳道德文章。 1918 年,柳亚子主持南社时期,因人事纠纷,自请辞去主任职务,回到家乡,把更多精力转向家藏图书馆搜集本土地方文献。他将几代所搜集书籍目录养余斋书目草本养余斋书目重作调整、核对,并自辑养余斋松陵...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4401.html

杜荀鹤文学贡献

...鉴诫录),为时论所惋惜。 杜荀鹤一生以诗为业,自说乍可百年无称意,难教一日不吟诗(秋日闲居寄先达)。登第时自编其诗为唐风集3卷,存诗300多首,都是律诗绝句。 唐末诗歌,大致有三大流派:一是以艳丽著称温李派,以韩□为代表;二...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652.html

共找到1,101,67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