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道光十九年),享年67岁。嘉庆戊辰(1808年)应恩科乡试中经魁(五名内举人),文章脍灸人口。己巳(1809年)后进而学医,后业于孙庆曾(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五肿胀门),精于医术,融会贯通《灵枢》、《素问》、《难经》诸书,而不泥古。白天...
...运气著作。一卷。金·刘完素撰。约成书于1152年左右。本书主要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的病机十九条,整理归纳为五运、六气主病十一条病机,共277字,逐条逐证予以注释阐发,并提出相应治疗原则。作者长于应用寒凉清热解毒之法。故本书不仅有助于...
...合邪病因病理学名词。指①内外邪气相合为病。《素问·咳论》:“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其寒饮食入胃,以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内外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②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邪气共同侵犯人体,或从病症表现出其病因...
...阴阳应象大论》说:“风胜则动”。因此风邪所致疾病的预报应以“风—动—肝”的特点,掌握其先兆证的规律。风为阳邪,阳主动,故风邪致病的特点为开泄、走窜,即风邪有升发,向上、向外的特性以及病位游移、行走无定的特点,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风掉...
...陈子不然,长跽而请予曰∶习医救一人,不若救一世也;救一世,不若救万世也,亦何言大而心善乎。吾尼山立教,不过救一世为心也。己立立人,己达达人。未尝教人施德于万世。然而尼山之书,垂之至今,虽谓之救万世可也。今陈子注《素问》、《内经》,余叹其有志...
...紧脉,来往有力,左右弹人手(《素问》)。如转索无常(仲景),数如切绳(《脉经》),如纫线(丹溪)。紧乃热为寒束之脉,故急数如此,要有神气。《素问》谓之急。《脉诀》言:寥寥入尺来。崔氏言:如线,皆非紧状。或以浮紧为弦,沉紧为牢,亦近似耳。『...
...洪脉,指下极大(《脉经》)。来盛去衰(《素问》)。来大去长(《通真子》)。洪脉在卦为离,在时为夏,在人为心。《素问》谓之大,亦曰钩。滑氏曰:来盛去衰,如钩之曲,上而复下。应血脉来去之象,象万物敷布下垂之状。詹炎举言如环珠者,非。《脉诀》云...
...,从目系下颊。《素问》曰∶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并窍于目,畏清。注∶清,冷也。又曰∶肝受血而能视。乔岳曰∶肝绝,则目涩欲睡。戴复庵曰∶赤眼有数种,无非血壅肝经所致。宜黑神散、消风散等分,白汤调,食后睡时服)。又属手少阴心经(《灵枢》曰∶目者,...
...。《素问》曰∶风气与阳明入胃,循脉而上,至目内 。其人肥,则风气不得外泄,则为热中而目黄;人瘦则外泄而寒,则为寒中而泣出。王启玄曰∶太阳之脉,起于目内 ,太阳绝,则目内陷而死。沈承之曰∶直目内 上,属足太阳膀胱经;直目内 下,属足阳明胃经、...
...运气著作。三卷。宋·刘温舒撰于1099年。本书专门论述五运六气及其在医学应用共30篇。附图表若干。本书原文采自《素问》七篇大论,比较费解,曾有日人冈本为竹的注释本,将原书逐段逐句地作了说明,分为七卷,名《运气论身奥谚解》。后者1958年...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