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疳)君朴丸 治小儿小便白浊,久则黄瘦,不长肌肉。使君子(煨,去壳) 浓朴(制) 黄连(各一两) 木香(三钱)上为末,蒸饼糊丸,桐子大。每服一二十丸,米汤下。茯苓散 治乳食伤脾,或心经伏热,小便白浊。三棱(煨) 蓬莪术(煨) 砂仁 赤茯苓(各...
...白豆蔻散 白茯苓散 白术散 白术丸 半夏散 荜茇丸 补益黄耆丸 参香散 草豆蔻拔刀 草豆蔻散 陈橘皮丸 沉香散 沉香丸 调中思食丸 丁香散 丁香丸 附子丸 诃黎勒散 红豆蔻散 厚朴散 黄耆散 黄耆汤 黄耆煮散 藿香散 姜蜜煎 建中散 健...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空心、食前以米饮调下。【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三▼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本事》卷十:琥珀散【别名】三棱当归散【处方】荆三棱1两,蓬莪术1两,赤芍药1两,刘寄奴1两,牡丹皮1两,官桂1两,熟干地黄1两,菊花1两...
...【概述】 刺络法,又称为放血法。因常用的针具为三棱针,所以有的书还称为三棱针法。【器具药物】 目前临床常用的为三棱针和粗毫针。 三棱针分大、中、小三种型号,粗毫针用26号半寸针为宜。 【操作方法】 主要有以下四种方法。 (1)点刺法:先推...
...实脾,顺气,消食。川芎 当归 人参 官桂 三棱(炮) 麦芽(炒) 干姜 小茴(炒) 木香 莪术 陈皮甘大便秘倍加枳壳、槟榔、青皮、浓朴。上水二钟,姜三片,枣二枚煎,食远温服。渣再煎。...
... 返回目录 《圣济总录》卷四十五:参苓散【处方】人参3分,白茯苓(去黑皮)3分,黑豆黄(炒)3分,陈橘皮(去白,姜汁浸1宿,炒)3分,京三棱2两(以冷水浸令软,薄切,湿杵碎,焙干,炒),青橘皮(去白,焙)1两,麦糵(炒)1两,木香半两,甘草...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宽膈丸治气不升降,胸膈结痞。木香 京三棱(炮) 青皮(各半两) 半夏(三两,汤洗七次) 大腹子(一分)上为细末,姜汁糊为丸,梧子大。食后米汤下二三十丸。嘉禾散、沉香散 并治五膈。(方见前五噎门) 目录 《三因极一病证...
...白豆蔻汤 白术藿香汤 半夏丸 参香散 柴胡知母饮 赤茯苓散 地榆散 葛粉汤 厚朴丸 藿香厚朴汤 藿香汤 建中散 健中散 京三棱丸 金花丸 橘皮丸 鲤鱼汤 麦门冬粥 竹茹汤 方剂主治:呕吐不下食 橘皮汤 青竹茹汤 许仁则半夏丸 ...
...肉桂 干姜(炮二两) 苍术 甘草(炙各半斤) 缩砂 丁皮 槟榔(各四两) 莪术三棱(煨) 茯苓 青皮(去白各六两) 延胡索(二两)为末。每服五钱。葱汤空心调下。...
...五十五:高良姜散【处方】高良姜1两,乌药1两,京三棱(并锉)1两,吴茱萸(水浸1宿,晒干)2两(与上3味相和炒,待茱萸焦即住火,净,拣去茱萸不用,将3味与后药同捣),丹参(锉,微炒)半两,沉香(锉)半两,莎草根(炒去毛)半两,当归(切,焙)半...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