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学术语。指用针体推运摇动排开体表,使邪气随之外泄的刺法。一说作“推扬”解。孙鼎宜曰:“排阳犹推扬,谓转针也。转针得法,邪自随出。”《灵枢·九针十二原》:“泻曰:必持内之,放而出之,排阳得针,邪气得泄。”...
...①人体器官名。指肝。《灵枢·九针十二原》:“阴中之少阳,肝也。”②经脉名。指足少阳胆经。《素问·阴阳离合论》:“厥阴之表,名曰少阳,少阳根起于窍阴,名曰阴中之少阳。”③经脉名,指足部之阳经。《灵枢·阴阳系日月》:“足之阳者,阴中之少阳也。...
...中华医药,辉辉煌煌,底蕴丰厚,源远流长。 岁历五千,独存东方,绵延至今,肇于三皇。 太昊九针,运经络之妙; 神农尝草,识药石之功; 轩岐问难,穷医理之奥。 医药针石,施之人身,精于辨证,巧于处方。 统观整体,筑基阴阳。 缓和扁鹊 ...
...中华医药,辉辉煌煌,底蕴丰厚,源远流长。 岁历五千,独存东方,绵延至今,肇于三皇。 太昊九针,运经络之妙; 神农尝草,识药石之功; 轩岐问难,穷医理之奥。 医药针石,施之人身,精于辨证,巧于处方。 统观整体,筑基阴阳。 缓和扁鹊 ...
...语出《灵枢.九针篇》。如“酸走筋,辛走气,咸走骨,苦走血,甘走肉。语出《灵枢.五味篇》。指五味所走的脏器。即:酸先走肝,苦先走心,甘先走脾,辛先走肺,咸先走骨。注:《素问.至真要大论》作“先入”,意义相同。...
...古代九针的一种。也是现代最常用的针刺工具。用来针刺人体穴位以达到治疗的目的。毫针的长度由5分(约1.5厘米)至四、五寸(约13·17厘米)不等。径度主要有34号(直径0.22毫米)、32号(直径0.25毫米)、30号(直径0.32毫米)、...
...定位:仰掌,腕关节横纹正中,两筋之间。主治病症:心肌炎,心悸,胃炎,扁桃体炎,失眠,肋间神经痛,精神病,腕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备考:出《灵枢·九针十二原》。属手厥阴心包经,为手厥阴之经输穴,原穴。别名心主、太陵、鬼心。本穴位于掌根阜起处...
...针刺时术者操持针具的方法。《灵枢·九针十二原》:“持针之道,坚者为宝。”意谓针刺时拿针的方法应坚定有力。以毫针为例,一般用右手拇、食、中三指捏持针柄,以无名指抵住针身,这样针刺时便不致弯曲,而直至腠理。亦即持针时要牢实,才能便于进针操作。...
...①针刺。《素问·诊要经终论》:“春夏秋冬,各有所刺。”《灵枢·经脉》:“凡刺之理,经脉为先。”②被物扎伤。《灵枢·九针十二原》:“今夫五脏之有疾也,譬犹刺也,犹污也。”③指扎入身体内的刺状物。《素问·至真要大论》:“犹拔刺雪污。”...
...解剖结构名。①肌腱和韧带。《灵枢·九针十二原》:“皮、肉、筋、脉,各有所处,病名所宜,各不同形。”②指经筋。经筋隶属十二经脉,循行于体表筋肉间,起于四肢末端的爪甲,结于关节,终于头面,不与内脏相联。《灵枢·经筋》:“足太阳之筋,起于足小指...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