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疮肿诊候入法_《外科精义》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甲乙》及叔和、仲景、扁鹊、华佗、《千金》、《外台》、《圣惠》、《总录》,古今名医诸家方论之中,诊候疮肿之说,简编类次,贯成篇帙。首载诊候入之法,次论血气色脉参应之源,后明脉之名状、所主证候及疮肿逆从之方,庶使为疮肿科者,览此则判然可晓,了...

http://zhongyibaodian.com/waikejingyi/852-3-1.html

〔一〕第十七_《潜夫论笺校正》

...高祖定汉,与群臣约,自非刘氏不得王,非有武功不得侯〔二〕。孝文皇帝始封外祖〔三〕,因为典,行之至今。孝武皇帝封爵丞相,以褒有德,后亦承之〔四〕,建武乃绝。 〔一〕○铎按:叙录云:“将修太平,必媚此法”,“”即“法”也。此篇述封建遗法有...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1642.html

游长安诸寺联句。常乐坊赵景公寺。题约公院原文、翻译及赏析_段成古诗_【古诗文大全】

...印火荧荧,灯续焰青。 ——张希复 七俱胝咒,四阿含经。 ——段成 各录佳语,聊事素屏。 ——郑符 丈室安居,延宾不扃。 ——升上人...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42549.html

造针法_《医学入门》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昔黄帝制九针各不同形∶一曰 针,应天,长一寸六分,头大末锐,以泻阳气;二曰员针,应地,长一寸六分,锋如卵形揩磨,不伤肌肉,以泻分气;三曰 针,应人,长三寸半,锋如黍粟之状,主脉勿陷,以致其气;四曰锋针,应四时,长一寸六分,刃三隅以发痼疾;...

http://qihuangzhishu.com/346/55.htm

造针法_《医学入门》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昔黄帝制九针各不同形∶一曰 针,应天,长一寸六分,头大末锐,以泻阳气;二曰员针,应地,长一寸六分,锋如卵形揩磨,不伤肌肉,以泻分气;三曰 针,应人,长三寸半,锋如黍粟之状,主脉勿陷,以致其气;四曰锋针,应四时,长一寸六分,刃三隅以发痼疾;...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uerumen/346-7-5.html

补液--低渗性脱水(缺钠)的补钠计算_就医指南_检查手册_【中医宝典】

...低渗性脱水(缺钠)的补钠计算男性可选用下列公式 应补钠总量(mmol)=[142-病人血Na+(mmol/L)]×体重(kg)×0.6 应补氯化钠总量(g)=[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 ×0.035 应补...

http://zhongyibaodian.com/changshi/b11201.html

黄帝内经·素问·针解译文

...黄帝问道:希望听你讲讲对九针的解释,以及虚实补泻的道理。 岐伯回答说:针治虚证用补法,针下应有热感,因为正气充实了,针下才会发热;邪气盛满用泻法,针下应有凉感,因为邪气衰退了,针下才会发凉。血液郁积日久,要用放出恶血的方法来消除。邪盛用...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838.html

黄帝内经·素问·针解译文

...黄帝问道:希望听你讲讲对九针的解释,以及虚实补泻的道理。 岐伯回答说:针治虚证用补法,针下应有热感,因为正气充实了,针下才会发热;邪气盛满用泻法,针下应有凉感,因为邪气衰退了,针下才会发凉。血液郁积日久,要用放出恶血的方法来消除。邪盛用...

http://www.wenxue360.com/guji-fanyi/838.html

从考古发现来探讨壮医针刺疗法的起源_【中医宝典】

...考证,但从一器多用的角度看,它们完全可以作为早期的针刺用具。 对现存的壮医陶针的考证表明,其针形与《灵枢·九针十:二原》列于九针之首的镵针极为相似,陶针和镵针与原始社会的砭石最为接近。"九针"已是金属医疗用具,按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于...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177.html

第三章第二节从考古发现来探讨壮医针刺疗法的起源_【中医宝典】

...考证,但从一器多用的角度看,它们完全可以作为早期的针刺用具。 对现存的壮医陶针的考证表明,其针形与《灵枢·九针十:二原》列于九针之首的镵针极为相似,陶针和镵针与原始社会的砭石最为接近。"九针"已是金属医疗用具,按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于...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295.html

共找到21,93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