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辛(去苗叶)半两,防风(去叉)1两,麻黄(去根节)1两,桂(去粗皮)1两,半夏(汤洗去滑,生姜汁制,焙干)2两半,人参半两,黄耆(挫)1两,黄芩(去黑心)半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25枚。【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五脏虚乏...
...煎服。降气汤 香港脚通用。半夏(制) 真苏子(微炒。各五两) 当归 浓朴(制) 甘草(炙) 北前胡(各二两)肉桂上锉散。每三钱,姜五片,枣两枚,煎服。如无苏子,以苏叶二两代之。槟榔散 治风毒香港脚肿痛。橘叶 杉木节(各一握)上童子尿一盏,...
...《伤寒杂病论》大青龙加附子汤麻黄六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杏仁四十枚(去皮尖)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枚(劈) 石膏如鸡子大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右八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
...款冬花3分,麻黄(去根节)1两,天门冬(去心,焙)半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伤寒邪热攻肺,喘咳心闷唾脓。【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款冬汤”。【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四...
...目录 《顾氏医径》加减苇茎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顾氏医径》:加减苇茎汤【处方】水芦根、冬瓜仁、杏仁、佩兰、连翘、银花、橘白。【功能主治】妊娠湿温之候,恶寒蕴热,头目昏重,肢节酸痛,胸膈痞闷,湿在阳明,已化热者。【摘录】《顾氏医径...
...目录 《顾氏医径》加味清热渗湿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顾氏医径》:加味清热渗湿汤【处方】苍术、白术、黄柏、黄芩、黄连、竹叶、赤茯苓、甘草、砂仁、泽泻。【功能主治】妊娠湿温,湿在太阴,已化热者,证见恶寒蕴热,头目昏重,肢节酸痛,胸膈...
...目录 《幼幼新书·拾遗》蚱蝉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幼幼新书·拾遗》:蚱蝉汤【处方】蚱蝉2个(净炙)石膏 柴胡各2.4克 子芩 升麻 知母 栀子仁各18克 龙齿 蛇蜕(炙)各1.2克 麻黄(去节)甘草(炙)各0.6克 生葛0.6克...
...目录 《医林纂要》利枢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医林纂要》:利枢汤【处方】羌活2钱,独活2钱,苍术2钱,防风1钱,防己1钱,木瓜1钱,牛膝1钱,肉桂1钱,甘草节8分,生黄耆1钱,虎胫骨(酥炙)1钱,松节1两。【功能主治】去寒湿,壮...
...两足浮肿,甚则自脚面肿至腿膝,饮食不甘,小便流利者,属湿气为病。【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服。【摘录】《竹林女科》卷二▼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金匮翼》卷六:赤苓汤【处方】赤茯苓、防己、桑白皮、陈皮1两半,旋覆5钱,杏仁、麻黄(去根节)...
...目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十四味建中汤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十四味建中汤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十四味建中汤 《退思集类方歌注》十四味建中汤 《医方论》十四味建中汤 《目经大成》十四味建中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宋·太平惠民...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