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经模型_针灸文化_【中医宝典】

...该模型只标示经点,无名,无经线(与正统铜人、光绪铜人同),左上肢可卸。经及人形均毛笔彩绘。 大小:62×18cm 质地:纸浆、纸板、石膏混合材料 收藏单位:中国针灸博物馆藏 简介:该模型只标示经点,无名,无经线(与正统铜人、...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447.html

轻重损伤按治法_《救伤秘旨》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干捋毛肠,不可见,将蛇入鸡肚内蒸熟,去蛇淡吃鸡肉,即愈。传入肺经,似痰火而无痰,微有紫血呕出,先服四生汤数剂,后用六味丸自好。传入肾经,似怯症,肾阻滞使然,先用原方四剂,后服六味丸。肺使(在第三椎下,两旁各开一寸五分,即肺 。) 足...

http://zhongyibaodian.com/jiushangmizhi/327-5-4.html

手太阳小肠经(左右凡三十六)_《经汇解》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上走肘络肩 .气府论云.手太阳脉气所发者.三十六.目内 各一.(次注谓睛明二也.)目外各一.(谓瞳子 二也.)鼽骨下各一.(谓颧 二也)耳廓上各一.(谓角孙二也.)耳中各一.(谓听宫二也.)巨骨各一.(巨骨.名也.)曲掖上骨...

http://qihuangzhishu.com/912/63.htm

_经络腧穴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合为五俞的一种,均位于肘关节或膝关节的部位。 【合】 五俞的一种,均位于肘关节或膝关节的部位。《体枢·九针十二原篇》:「所入为合。」也就是指在经脉流注方面好像各处的江河会合流入大海一样。全身十二经各有一个合,其名称是:肺--尺泽...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6259.html

腹部第三行(左右凡二十四)_《金针秘传》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1.不容∶二在幽门两傍各一寸五分,去任脉二寸,直四肋端,足阳明脉气所发。治腹满 癖,不嗜食,腹虚鸣,呕吐,胸背相行痛,喘咳口干,痰癖,胁下痛,疝瘕。针入五分,可灸五壮。2.承满∶二在不容下一寸,足阳明脉气所发。治肠鸣腹胀,上喘气逆,...

http://zhongyibaodian.com/jinzhenmichuan/716-16-3.html

晕厥_《手手纹诊治》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概述】晕厥产生的原因多为急性一过性脑缺氧。多见于心脑血管疾病。也可由神经、血糖低等因素所致。属于祖国医学“厥证”范围。其机理为气机突然逆乱,升降乖异,气血运行失常造成。【手治法】(一)点刺放血疗法选:劳宫、涌泉。操作:用三棱针或粗...

http://qihuangzhishu.com/136/165.htm

新针手_《手手纹诊治》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新针穴位是近些年来新发现的针灸穴位。这些穴位有其独特功能,在临床实践中被证实有效,它既不是经,又不是经外奇,但有些穴位和经络有着密切的联系。...

http://qihuangzhishu.com/136/86.htm

诊治疾病的理论基础_《手手纹诊治》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非常重视手诊,更强调手的治疗。因为有传统的坚实理论基础作指导。二千多年以前,我国的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非常注重天人合一,内外相因。指出“有诸内,必形于诸外”,“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病所矣。”这种内外相应的论点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中医的...

http://qihuangzhishu.com/136/2.htm

《备》原文-出自《墨子》卷十四_墨家_【文学360】

...:二窑,皆为月屋,为置吏、舍人,各一人,必置。塞门以车两走,为轀,涂亓上,以高下广陜为度,令入穴中四五尺,维置之。当者客争伏门,转而塞之为窑,容三员艾者,令亓突入伏尺。伏傅突一旁,以二橐守之,勿离。矛以铁,长四尺半,大如铁服...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401.html

前发际旁行凡七_《经汇解》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前发际旁行图(图)神庭(甲乙)一名发际.(本事)发际直鼻(甲乙)禁刺(甲乙)按外台秘要方.本事方.资生经.圣济总录.并作入发际五分.诸书从之.千金翼方.说曰.入发际一分.东医宝鉴曰.额前.皆拘矣.类经有发高者发际是.发低者.加二三分之说...

http://qihuangzhishu.com/912/8.htm

共找到141,55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