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了亚健康的概念,并关注亚健康问题,但至今没有提出较好的治疗方法。而祖国医学早在二千年前的《内经》中就提出治“未病”的观点,唐代孙思邈更明确提出:“古人善为医者,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意思是说:最好的医生善于在...
...苗凌娜 2005-12-13 13:24:57 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2003年10月第1卷第8期 慢性咽炎系咽粘膜、粘膜下组织及淋巴组织的慢性炎症。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病因复杂,自觉症状明显,病情时轻时重,单纯西医或中医治疗疗效往往不够...
...首先怀孕腹部增大引起腹压增高影响膈及胸廓呼吸肌的呼吸运动; 再就是压迫下腔动静脉使心回血量减少,胎儿的代谢废物排入母亲血液引起母亲血液电解质轻微失衡,主要是轻微酸中毒多见。...
...过于肥胖让你自卑不已?尝试一切减肥方法都没有效果?那么试试为你推荐的中医减肥方法吧,用中医调理饮食的方法,让你轻松吃着瘦。 据中医理论,单纯性肥胖,多数属于痰湿型或气虚型2种。 痰湿型肥胖多因饮食失调、食欲旺盛、喜欢吃肥、甜的食物,口味又...
...据医学专家称,数伏天气容易带来很多疾病的高发。而在我国中医学上,有种说法叫“疰夏”,就是说,夏季炎热潮湿,人体不能适应高温的调节,容易导致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及泌尿系统等方面出现问题,出现头晕脑涨、心烦口干、胸闷心悸、自感发热等现象。那么,...
...胸闷诸症逐重。每因过劳再耗心气心阳,导致心脉痹阻不通,乃卒然而痛。心气心阳不足,不能温养脏腑肢体,固摄汗液,遂见心悸,气短汗出,四肢厥冷。面色晦暗,口唇青紫,舌质黯,均为瘀浊内阻之象。脉沉细乃气阳二故也。诊断:中医:心痛(气虚阳衰,瘀浊内阻...
...本病属中医“心悸”范围,多数病人的主症是心悸伴胸闷或胸痛、气短、乏力、脉象呈疾脉。疾脉是室上速的特征,它的特点是脉的搏动速度很快,一呼一吸脉来七八至,相当于脉搏120次/分以上,脉来急疾,所以叫做“疾”。疾脉本身主阳热亢盛,阳亢无制,真阴...
...浸淫脉道,沉积在管壁,形成动脉硬化斑块,中医称之为痰浊、血瘀。痰浊、血瘀阻塞脉道,影响血液运行,从而导致血管狭窄、闭塞、破裂,临床出现胸闷气短、心绞痛、心肌梗死等临床症状。 治病必求于本,针对疾病的根本原因,中医在治疗原则上主要抓住元气亏耗...
...冠心苏合丸是用于冠心病急救的一种中成药,适用于心绞痛、胸闷憋气等症,特别对缓解心绞痛发作具有佳效。由于该药不像西药那样容易产生头痛、头涨、头晕等副作用,所以许多患者都乐意采用。 但有些冠心病患者却误认为:只要长期坚持服用冠心苏合丸,便可...
...被掩盖。 按中医辨证,如果小儿体胖形壮,消谷善饥,口渴喜饮,头胀眩晕,面赤声扬,肢重困倦,怠惰懒动,怕热喜饮,时时汗出,便秘溲赤,是胃热湿阻。形体壅肿不实,或兼下肢浮肿,倦怠乏力,肢体困重,胸闷气短,多汗或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小便少,肚...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