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獭为水兽,性寒而肝独温,味咸有小毒,入肝入肾之药也。专益阴气补虚损,保劳极令五脏神安,则鬼疰外邪,自能除辟也。甘咸善于解毒,且咸能润下,故主久嗷蛊毒也。《经》曰∶邪之所凑,其正必虚,獭肝长于益阴补虚,复能祛蛊逐疰,所以为传尸骨蒸,邪恶 疾...
...嘘则通肝,去肝经一切热聚之气,故胆生于肝,而胆气不清,因肝之积热,故上攻眼目嘘三十次,一补一泻,则眼增光,不生眼屎,故目通肝。肝乃魂之宅,夜睡眼闭,则魂归宅。肝为目之官,秋面青受克,辛多伤肝,秋七十二日省辛增酸,以养肝气。...
...肝淤指的是,血液经过后腔静脉从肝脏回流到心脏,因某些原因使这种回流受阻,导致血液在肝静脉内淤滞的状态。淤血从肝小叶的中心静脉开始一直扩展到肝血窦,周围肝细胞因压力、营养不良及供氧不足而发生萎缩、变性及坏死。血液进入这些部位中,使肝小叶的...
...的液体和热量所需时,以静脉输液补充之。 (2)补钾:为防止低钾应给10%氯化钾溶液口服,明显低钾者按每天2~4mmol/L补充,在数天内逐渐补足,禁食者给0.1%~0.3%含钾液静脉缓慢滴注。肝性脑病病儿发生低钾血症的机会较多,但当合并有...
...治眼暗方。青葙子 桂心 葶苈子 杏仁 细辛 茺蔚子 枸杞子 五味子(各一两) 茯苓 黄芩防风 地肤子 泽泻 决明子 麦门冬 蕤仁(各一两六铢) 车前子 菟丝子(各二合)干地黄(二两) 兔肝(一具)上二十味末之,蜜丸。饮下二十丸,如梧子,日...
...营养气血者也。今饮食损胃,劳倦伤脾,脾胃虚则火邪乘之,而生大热,当先于心分补脾之源,盖土生于火,兼于脾胃中泻火之亢甚是先治其标,后治其本也。且湿热相合,阳气日以虚,阳气虚则不能上升,而脾胃之气下流,并于肾肝,是有秋冬而无春夏。春主升,夏主浮,...
...不降。故补中健脾,调肝理肺为治本病之大法。拟东垣补中益气汤加苏子理气降浊,增白芍平肝缓急:党参15g 白术15g 黄芪30g 炙草6g 陈皮10g 当归10g 升麻4.5g 柴胡4.5g 苏子10g 白芍15g 连服六剂,半年之疾,荡然无存。...
...用.而诸痿作矣.(丹溪)内因诸痿有皮脉筋肉骨五痿之名.应乎五脏.肺主皮毛.脾主肌肉.心主血脉.肝主筋膜.肾主骨髓.惟喜怒劳色.五内虚耗.使皮肤血脉肌肉筋膜骨髓.无以运养.故致痿 .(汇补)外候皮痿者.色枯毛落.喘呼不已.肺受热也.脉痿者.色...
...肝积水是由于各种感染性或非感染性的病因侵袭肝脏,导致肝脏细胞发生变性、坏死,或使肝脏相关的血管通透性增加,使得肝脏本身的组织间隙水的过多蓄积称为肝积水。肝积水并不可怕,通过治疗可痊愈。...
...检查时将右手的掌面轻贴于肝区,让患者做腹式呼吸动作。正常时掌下无摩擦感。肝周围炎时,肝表面和邻近的腹膜可因有纤维素性渗出物而变得粗糙。二者的相互摩擦可用手触知,为肝区摩擦感,如前所述,听诊时亦可听到肝区摩擦音。肝区摩擦音于肝区表面偶可闻及...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