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所寄太湖石奇状绝伦因作诗兼呈刘梦得》,其未云:“共嗟无此分,虚管太湖来。”注:“与梦得俱典姑苏,而不获此石。”又有《感石上旧字》云:“太湖石上镌三字,十五年前陈结之。”案陈结之并无所经见,全不可晓。后观其《对酒有怀寄李郎中》一绝句,曰:“...
...编注:‘褐毛为衣,或曰麤衣也。’”(清经解续编卷二百二十五)任大椿深衣释例三(同上卷百九十三)引:“晏子谏上篇:‘百姓老弱冻寒,不得短褐。’墨子公输篇、战国策宋策并云:‘舍其文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荀子大略篇‘衣则竖褐不完’,注‘竖褐,童...
...,参看《二心集·〈艺术论〉译本序》及其注〔1〕。 〔16〕成仿吾笔名石厚生,湖南新化人,文学评论家,创造社主要成员。他在《洪水》第三卷第二十五期(一九二七年一月)《完成我们的文学革命》一文中,说“鲁迅先生坐在华盖之下正在抄他的小说旧闻”,是...
...可以速而速,可以久而久,可以仕而仕,可以处而处,然后终身行之而不匮。故曰:“由射于百步之外,其至,尔力也,是可常也。其中,非尔力也,是巧也,是不可常也。巧亦能为一中矣,然而时亦不中,是不如力之必至也。《语》曰:“齐人馈女乐,季桓子受之,三日...
...集》五十卷,(《后集》二十四卷,《第三集》十卷,《应诏集》十二卷。宋苏辙。明刻本。右三集近人合刻本,不善。) 《苏诗合注》五十卷,《附录》五卷。(冯应榴注。自刻本。苏诗,宋施元之《注》最有名,查慎行《补注》亦善。冯、王、翁三《注》更详备。)...
... 周密(1232—1298) 字公谨,号草窗,济南(今属山东)人,南宋词人。曾官义乌(今属浙江)令。《癸辛杂识》是他居住杭州癸辛街时写的杂记,分前集、后集、别集、续集,共六卷。 〔3〕 忽必烈(1214—1294) 即元世祖,元朝的建立者。...
...以“奏之天廷”,《丹甑赋》以“国有丰年”,《泰阶六符赋》以“元亨利贞”为韵是也。有五韵者,《金茎赋》以“日华川上动”为韵是也。有六韵者,《止水》、《魍魉(wangliang)》、《人镜》、《三统指归》、《信及豚鱼》、《洪钟待撞》、《君子听音...
...几次是失掉了原文的精彩的。孙先生第一首译诗《帆》原文是: (原文从略——编者。) 按着我的意思应当译为(曾刊登于《语丝》第五卷第三期): 孤独发白的船帆, 在云雾中蔚蓝色的大海里…… 他到很远的境域去寻找些什么? 他在故土里留弃着什么? ...
...仍断来章。省表具之。朕奉祀合宫,祗见上帝。诸侯致享,迩臣侍祠,凡执豆笾,咸被庆赐。矧予元宰,实代天工,独执谦言,孰先多士。勉膺成命,罔复固辞。所请宜不允,仍断来章。 ○皇伯祖宗暄免恩命不许不允批答四首览表具之。季秋致享,群后在廷。卿奉祀濮园...
...忌也。 势者,有所不攻,而敌人莫不惫也。 气者,有所不战,而敌人莫不慑也。 苟去此三者而角之于力,则中国固不敌矣。 尚何云乎!惟国家留意其大者而为之计,其小者臣未敢言焉。 ◎杂策五首) 《禹之所以通水之法》苏轼 自禹而下至于秦,千有馀年,...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