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经十卷者非也住之与地二义无别今存十住十地删之)后遘疾卒于常安。远近白黑莫不叹惜。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四十卷(亦名大品般若经佑云新大品经第三出与放光等同本或三十卷或二十四或二十七弘始五年癸卯四月二十三日出至六年四月二十三日讫见二秦录及僧佑录)...
...专权之害哉?此事君之道,为臣之体也。(《群书治要》) ◇ 言第三 束修之业,其上在于不言,其次莫如寡辞。谚曰:「使口如鼻,至老不失。」(《白孔六帖》三十。《御览》三百六十七引杜恕论,当在《言》篇) ◇ 行第四 夫行也者,举趾所由之径路也。...
...孟子》有言:“为高必因丘陵,为下必因川泽,为政必因先王之道。”凡今世之法,骎骎近古矣。政之近古,天下之所以治也,然而如彼三者独何哉?岂古之法,遂不可施之于今欤?抑亦救之不自其本,为之不得其道,以至于此也? 【河南府进士策问三首】 问:法立于...
...迫近晋军而摆开了阵势。面对楚军方面的攻势,晋军军吏十分担心,而在商讨战守之策时,大体上形成了三种主张意见:一是以中军副将范文子(士燮)为代表的,他以“外宁必有内忧”(见《左传·成公十六年》,下同)为辞,力主“释楚”而不战;二是以中军主将栾书为...
...○子(五行占筮形法) ※《广古今五行志》三十卷 晁氏曰:窦维鋈撰。《唐志》有其目,未详何人。纂五行变异,叙其徵应,盖为《洪范》之学者。自古术数之学多矣,言五行则本《洪范》,言卜筮则本《周易》,近时两者之学殆绝,而最盛於世者,葬书、相术、...
...进食(普通七年十一月) 毁不灭性,圣人之制,礼不胜丧,比於不孝。有我在,那得自毁如此,可即强进饮食。(《梁书·昭明太子传》) ◇ 救司州下令军中(建武二年) 望麾而进,听鼓而动。(《南史》六) ◇ 入屯阅武堂下令 皇家不造,遘此昏凶,祸扌...
...世经十卷(一帙)一百六十七纸。 起世因本经十卷(恐二本相滥题下别云起世因本经一帙诸藏多是前本此本稍稀)一百七十纸。 楼炭经六卷(或云大楼炭经凡十三品或八卷或五卷)一百三纸。 长阿含十报法经二卷(亦名多增道章经或直云十报经)二十七纸。 中本起经...
...未足为喻。而陛下违天命以饰小行,逆人心以守私志,上忤皇穹乃眷之旨;中忘圣人达节之数;下孤人臣翘首之望,非所以扬圣道于高衢,垂无穷之懿勋也。臣等闻事君有献可替否之道;奉上有逆鳞固争之义。臣等敢以死请。”太史丞许芝又曰: “《易传》日:‘圣丧...
...次元,始学而未仕。女三人,皆嫁为士人妻。(士人或作人士。) 初,公之在施州,夫人卒焉,殡于江陵。元和五年,次卿与其群弟,奉公之丧,自兴元至,堂殡于伊水之南。(公《改葬服议》:“殡于堂,谓之殡。”)六年正月,次公奉夫人之丧,自江陵至,遂以其月...
...郡县制(大明五年八月庚寅) 方镇所假白板郡县年限,依台除食禄三分之一,不给送。(《宋书·孝武帝纪》) ◇ 即位遣大使巡方诏(元嘉三十年五月) 天步艰难,国道用否,虽基构永固,而气数时愆。朕以眇身,奄承皇业,奉寻历命,鉴寐震怀。万邦风政,人治之本...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