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饮病之一(属《金匮要略》四饮之一)。《素问·脉要精微论》:“肝脉软而散,色泽者,当病溢饮。溢饮者,渴暴多饮而易入肌皮、肠胃之外也。”《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重,谓之溢饮。”此病...
...证名。心痛而有悬荡感的症候。多因水饮、寒邪、气逆所致。《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并治》:“心中痞,诸逆,心悬痛,桂枝生姜枳实汤主之。”《金匮要略心典》注云:“诸逆,该痰饮、客气而言。心悬痛,谓如悬物动摇而痛,逆气使然也。桂枝、枳实、生姜...
...宋哲宗元祐八年(1093年)9月,高太后病逝,终年62岁。谥号为宣仁圣烈皇太后,与宋神宗同葬永裕陵(今河南巩县)。 高太后简介 高滔滔简介 高滔滔的生平 ...
...金匮要略者.汉张仲景所着.为医方之祖.而治杂病之宗也.其方约而多验.其文简而难通.唐宋以来.注释阙如.明兴之后.始有起而论之者.迄于今.乃不下数十家.莫不精求深讨.用以发蒙而解惑.然而性高明者.泛骛远引.以曲逞其说.而其失则为浮.守矩 者...
...其父丹波元简《难经解题》1篇,元胤征引各家学说结合个人见解补其剩义。三、《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一)《伤寒论》的研究清代,由于医学理论的发展及训诂学的盛行,《伤寒论》的研究在深度与广度上都较前代有了新的发展。仅清代前、中期流传至今的《伤寒论...
...其医学思想皆本自《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撰成《金匮要略浅注》、《金匮方歌括》、《伤寒论浅注》、《伤寒医诀串解》、《神农本草经读》。于仲景之学,他反对错简论,其治学严谨,力求以“深入浅出,返博为约”,“由浅入深,从简及繁”,致力于...
...药物学著作。四卷。清·黄元御撰。刊于1753年。作者选出张仲景《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二书中的244个医方所用药物159种(目录末记为161种)加以阐解。以药名为纲,结合原书中的方药证治,论述各药药性、功用、主治及用法。书名冠以“长沙”...
...药物学著作。四卷。清·黄元御撰。刊于1753年。作者选出张仲景《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二书中的244个医方所用药物159种(目录末记为161种)加以阐解。以药名为纲,结合原书中的方药证治,论述各药药性、功用、主治及用法。书名冠以“长沙”...
...金匮著作。三卷。又名《金匮玉函要略述义》简称《金匮述义》,《聿修堂医学丛书》之一。日本·丹波元坚撰于1842年。作者鉴于其父丹波元简所撰《金匮玉函要略辑义》在采辑各家学说及阐述精义方面犹有缺漏,或有一定的局限性,遂将《金匮要略》原文,逐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