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五味疗病法_药物养生_【中医宝典】

...中药有五味,即辛、甘、酸、苦、咸,它们是中药基本的药性。 中药有五味,即辛、甘、酸、苦、咸,它们是中药基本的药性。那么,这五种不同的味有什么作用呢? 辛味药:此类药辛温芳香,含各种挥发油。如解表药麻黄、薄荷等具有促进发汗、改善微循环、抗炎...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5414.html

茯苓甘草五味姜辛汤_《圆运动的古中医学》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茯苓 四钱 炙甘草 三钱 五味子 八钱 干姜 三钱 细辛 三钱治服桂枝五味甘草汤冲气既低,反更咳嗽胸满者。服桂枝风冲既平,反更咳嗽,此咳嗽乃寒水上凌火位,仍用桂枝茯苓五味甘草汤,去桂枝加干姜温中寒,加细辛降寒水,寒水下降,咳嗽自止。中气温...

http://qihuangzhishu.com/1101/499.htm

五味偏嗜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因病理学名词。五味指辛、甘、酸、苦、咸等食味,长期偏嗜某味食物,或食味过浓,对于人体可能产生不良反应或致病。如偏嗜辛辣,容易发生便秘,诱发口疮或痔疮等病;嗜食甘腻,往往引起中满、泛酸等症。所以临床上除治病外,有时应了解患者有无五味偏嗜...

http://qihuangzhishu.com/194/986.htm

”字的说文解字_说文解字的解释_说文解字的意思

...伐木聲也。从斤戶聲。《詩》曰:“伐木。”疏舉切 () 伐木聲也。伐木聲、乃此字本義。用爲處者、叚借爲処字也。若王、行在之類是也。用爲分别之䛐者、又从処之義引申之。若予否者、不與舅氏同心者之類是也。皆於本義無涉。是眞叚借矣...

http://hanwen360.com/w/6240.html

”字的康熙字典_康熙字典的解释_康熙字典的意思

...〔古文〕𢨷《唐韻》疏舉切《集韻》《韻會》爽阻切,𠀤數上聲。《說文》伐木聲也。从斤,戶聲。 又處。《詩·鄭風》獻于公所。 又《商頌》及爾斯。 又《漢制》車駕所在曰行在。《蔡邕·獨斷》天子以四海爲家,故所在曰行在。 又《關西方言》...

http://hanwen360.com/k/6240.html

_治则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赵学敏《串雅外编》记述走方医的法。“”是禁制疾病,即“祝由科”一类的方法。孙思邈《千金翼方》有“经”,宋代《圣济总录》有“符门”。但其起源更早,属于巫医一类。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jin-2547.html

宣明五气_《素问悬解》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五味入,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是谓五入。五味各有所入之脏。五味,酸走筋,筋病无多食酸,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苦走骨,骨病无多食苦,是谓五,无令多食。五脏各有所之味。...

http://qihuangzhishu.com/1290/16.htm

宣明五气_《素问悬解》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五味入,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是谓五入。五味各有所入之脏。五味,酸走筋,筋病无多食酸,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苦走骨,骨病无多食苦,是谓五,无令多食。五脏各有所之味。...

http://zhongyibaodian.com/suwenxuanjie/1290-8-5.html

食物的“四性”与“五味”_【中医宝典】

...祖国医学早就有“药食同源”之说,许多食物即药物,它们之间并无绝对的分界线,古代医学家将中药的“四性”、“五味”理论运用到食物之中,认为每种食物同样也具有“四性”、“五味”。 食物的“四性”  又称为四气,即寒、热、温、凉。寒和凉的食物能起...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6264.html

管子·藏译文

...把“”字深记在心,可以避祸于万里之外。能做到以“”防“祸”,只有能以自身苦乐理解别人的苦乐才行。冬天不洗冰水,并不是吝惜冰;夏天不烤火,也不是舍不得火。而是因为这样做对身体不适宜。明主不建造华丽的宫殿,不是因为他喜欢简陋的房屋;不听...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2283.html

共找到167,65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