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俞部中行十三穴_《针灸资生经》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背俞部中行十三穴(图)大椎一穴.(一作 .)在第一椎上陷者宛宛中.针五分.留三呼.泻五吸.灸以年为壮(明云∶日灸七壮至七七壮.)甲乙云、大椎下至尾 骨二十一椎.长三尺.折量取俞穴.既曰大椎.又曰在第一椎上陷中.必是二穴.非二穴则不言在第一...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zishengjing/660-4-11.html

清代九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清代太医院内医学分科很不一致,有分为五的,也有分为十一的。清代九是指十八世纪时分医学为大方脉、伤寒、妇人、小方脉、疮疡、眼科、口齿咽喉、针灸、正骨等而言。...

http://qihuangzhishu.com/109/2840.htm

太医局九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宋代太医局培养医生所设立的科目。即大方脉、小方脉、风科、眼科、疮肿、口齿咽喉科、针灸科、金镞兼书禁。这实际上是宋代元丰改制后的医学分科制度。见九条。...

http://qihuangzhishu.com/194/713.htm

《医略十三篇》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综合性医书。十四卷。清·蒋宝素撰。刊于1840年。本书为作者所撰的《医略》(共八十七卷)中的六淫门,计十三卷,并附方一卷。书中对风、寒、暑、湿、燥、火及疟、痢、零乱、瘴气等邪气所致疾病的病因、病证和辨证治疗分别作了简要论述,并附医案。现有...

http://qihuangzhishu.com/195/2650.htm

《医略十三篇》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综合性医书。十四卷。清·蒋宝素撰。刊于1840年。本书为作者所撰的《医略》(共八十七卷)中的六淫门,计十三卷,并附方一卷。书中对风、寒、暑、湿、燥、火及疟、痢、零乱、瘴气等邪气所致疾病的病因、病证和辨证治疗分别作了简要论述,并附医案。现有...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984.htm

卷下·幼论_《医学源流论》

...幼古人谓之哑,以其不能言,而不知病之所在也。此特其一端耳。幼之病,如变蒸胎惊之类,与成人异者,不可胜举。非若妇人之与男子异者,止经产数端耳。古人所以另立专科,其说精详明备。自初生以至成童,其病名不啻以百计。其治法立方,种种各别。又...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5688.html

《幼推拿秘书》_中医儿科书籍_【岐黄之术】

...法 十三手法歌 卷四 推拿病症分类 胎毒门 哑口 口禁 脐风 马牙 鹅口 重舌木舌 夜啼 诸热门 潮热往来 惊热 风热 烦热 脾热 虚热 实热 积热 疳热 血热 骨蒸热 肚热 温壮热 手法三阴三阳秘旨兼刺法 惊风门 急慢惊风歌 二十四惊辨症...

http://qihuangzhishu.com/872/index.htm

自序_《证治准绳·幼》_中医儿科书籍_【岐黄之术】

...医家以幼为最难,谓之哑,谓其疾痛不能自陈说也,称黄帝之言曰∶吾不能察其幼小为别是一家料理耳。吾独谓不然。夫幼小者,精神未受七情六欲之攻,脏腑未经八珍五味之渍,投之以药,易为见功,犹膏粱之变难穷,而藜藿之腹易效也,何谓难乎。然古今辑是...

http://qihuangzhishu.com/494/2.htm

定公十三年·定公·左传

...【经】十有三年春,齐侯、卫侯次于垂葭。夏,筑蛇渊囿。大蒐于比蒲。卫公孟彄帅师伐曹。晋赵鞅入于晋阳以叛。冬,晋荀寅、士吉射入于朝歌以叛。晋赵鞅归于晋。薛弑其君比。 【传】十三年春,齐侯、卫侯次于垂葭,实狊阜氏。使师伐晋,将济河。诸大夫皆曰:...

http://wenxue360.com/guji/3007.html

郡国志第二十三_《后汉书》

...町〗 〖进乘〗 〖西随〗 ◎越巂郡武帝置。雒阳四千八百里。十四城,户十三万一百二十,口六十二万三千四百一十八 〖邛都〗南山出铜。 〖遂久〗 〖灵关道〗 〖台登〗出铁。 〖青蛉〗有禺同山,俗谓有金马碧鸡。 〖卑水〗 〖三缝〗 〖会无〗出铁。 ...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0333.html

共找到53,13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