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杯》原文-出自《春秋繁露》_古典文学_【文学360】

...《玉杯》 1、玉杯:《春秋》讥文公以丧取。难者曰:“丧之法,不过三年。三年之丧,二十五月。今按经,文公乃四十一月方取。取时无丧,出其法也久矣。何以谓之丧取。”曰:春秋之论事,莫重于志。今取必纳币,纳币之月在丧分,故谓之丧取也。且文公以秋祭...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3015.html

《竹林》原文-出自《春秋繁露》_古典文学_【文学360】

...《竹林》 1、竹林:《春秋》之常辞也,不予夷狄而予中国为礼,到之战,偏然反之,何也?曰:《春秋》无通辞,从变而移。今晋变而为夷狄,楚变而为君子,故移其辞以从其事。夫庄王之舍郑,有可贵之美,晋人不知其善,而欲击之。所救已解,如挑与之战,此无...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3016.html

《玉英》原文-出自《春秋繁露》_古典文学_【文学360】

...《玉英》 1、玉英:谓一元者,大始也。知元年志者,大人之所重,小人之所轻。是故治国之端在正名。名之正,兴五世,五传之外,美恶乃形,可谓得其真矣,非子路之所能见。 2、玉英:惟圣人能属万物于一,而击之元也。终不及本所从来而承之,不能遂其功。...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3017.html

《精华》原文-出自《春秋繁露》_古典文学_【文学360】

...《精华》 1、精华:《春秋》慎辞,谨于名伦等物者也。是故小夷言伐而不得言战,大夷言战而不得言获,中国言获而不得言执,各有辞也。有小夷避大夷而不得言战,大夷避中国而不得言获,中国避天子而不得言执,名伦弗予,嫌于相臣之辞也。是故大小不逾等,...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3018.html

《王道》原文-出自《春秋繁露》_古典文学_【文学360】

...《王道》 1、王道:《春秋》何贵乎元而言之?元者,始也,言本正也。道,王道也。王者,人之始也。王正则元气和顺、风雨时、景星见、黄龙下。王不正则上变天,贼气并见。五帝三王之治天下,不敢有君民之心。什一而税。教以爱,使以忠,敬长老,亲亲而尊尊...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3019.html

《十指》原文-出自《春秋繁露》_古典文学_【文学360】

...《十指》 1、十指:《春秋》二百四十二年之文,天下之大,事变之博,无不有也。虽然,大略之要有十指。十指者,事之所击也,王化之所由得流也。举事变见有重焉,一指也。见事变之所至者,一指也。因其所以至者而治之,一指也。强干弱枝,大本小末,一指也...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3026.html

《符瑞》原文-出自《春秋繁露》_古典文学_【文学360】

...《符瑞》 1、符瑞:有非力之所能致而自至者,西狩获麟,受命之符是也。然后托乎《春秋》正不正之间,而明改制之义。一统乎天子,而加忧于天下之忧也,天下所患。而欲以上通五帝,下极三王,以通百王之道,而随天之终始,博得失之效,而考命象之为,极理以...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3030.html

《俞序》原文-出自《春秋繁露》_古典文学_【文学360】

...《俞序》 1、俞序:仲尼之作春秋也,上探正天端,王公之位,万物民之所欲,下明得失,起贤才,以待后圣。故引史记,理往事,正是非,见王公。史记十二公之间,皆衰世之事,故门人惑。孔子曰:“吾因其行事而加乎王心焉。”以为见之空言,不如行事博深切明...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3031.html

《保位权》原文-出自《春秋繁露》_古典文学_【文学360】

...《保位权》 1、保位权:民无所好,君无以权也。民无所恶,君无以畏也。无以权,无以畏,则君无以禁制也。无以禁制,则比肩齐势而无以为贵矣。故圣人之治国也,因天地之性情,孔穷之所利,以立尊卑之制,以等贵贱之差。设官府爵禄,利五味,盛五色,调五声...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3034.html

《服制》原文-出自《春秋繁露》_古典文学_【文学360】

...《服制》 1、服制:率得十六万国三分之,则各度爵而制服,量禄而用财。饮食有量,衣服有制,宫室有度,畜产人徒有数,舟车甲器有禁。生有轩冕、之服位、贵禄、田宅之分,虽有贤才美体,无其爵不敢服其服;虽有富家多赀,天子服有文章,不得以燕公以朝;...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3040.html

共找到69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