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通。 〔四〕汇函、品节无“后”字。〔五〕文廷式曰:“此亦引孝经。”唐晏曰:“按陆生此引,未知何书,‘则天’二句,孝经所有,以下则非孝经,未可遂谓为引孝经也。”器案:此孝经三才章文。又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子太叔对赵简子曰:‘吉也闻诸先大...
...:一曰形文,五色是也18;二曰声文,五音是也19;三曰情文,五性是也20。五色杂而成黼黻21,五音比而成《韶》、《夏》22,五情发而为辞章23,神理之数也24。《孝经》垂典25,丧“言不文”26;故知君子常言27,未尝质也28。老子疾伪29...
...支尚书。寻领国子博士。时国学置郑王《易》,杜服《春秋》,何氏《公羊》,麋氏《谷梁》,郑玄《孝经》。澄谓尚书令王俭曰:“《孝经》,小学之类,不宜列在帝典。”乃与俭书论之曰:《易》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弥天地之道,通万物之情。自商瞿至田何,其间五...
...艺文之盛。 四部者,甲、乙、丙、丁之次也。 甲部为经,其类十二:一日《易》,以纪阴阳变化。二曰《书》,以纪帝王遗范。三曰《诗》,以纪兴衰诵叹。四曰《礼》,以纪文物体制。五曰《乐》,以纪声容律度。六曰《春秋》,以纪行事褒贬。七曰《孝经》,以纪...
...正义》六十三卷,汉郑玄注、唐孔颖达正义。 《春秋左传正义》六十卷,晋杜预集解、唐孔颖达正义。 《春秋公羊传注疏》二十八卷,汉何休解诂、唐徐彦疏。 《春秋穀梁传注疏》二十卷,晋范宁集解、唐杨士勋疏。 《孝经注疏》九卷,唐玄宗御注、宋邢昺疏。 ...
...司致惑,竟未迁祀,率意定仪,遂便著令。乃以太宗皇帝降配五人帝,虽复亦在明堂,不得对越天帝,深乖明诏之意,又与先典不同。 谨案《孝经》云:“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于配天。昔者周公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伏惟诏意,义在于斯。今所司行令殊为失旨...
...是也;二曰声文,五音是也;三曰情文,五性是也。五色杂而成黼黻,五音比而成韶夏,五性发而为辞章,神理之数也。 《孝经》垂典,丧言不文;故知君子常言,未尝质也。老子疾伪,故称“美言不信”,而五千精妙,则非弃美矣。庄周云“辩雕万物”,谓藻饰也。...
...是也;二曰声文,五音是也;三曰情文,五性是也。五色杂而成黼黻,五音比而成韶夏,五性发而为辞章,神理之数也。 《孝经》垂典,丧言不文;故知君子常言,未尝质也。老子疾伪,故称“美言不信”,而五千精妙,则非弃美矣。庄周云“辩雕万物”,谓藻饰也。...
...》曰:“汤以盛德,故放桀。” 5、圣人:何以言文王、武王、周公皆圣人?《诗》曰:“文王受命。”非圣不能受命。《易》曰:“汤武革命,顺乎天。”汤武与文王比方。《孝经》曰:“则周公其人也。”下言“夫圣人之德,又何以加于孝乎?” 6、圣人:何以...
...□ 任宏丽 上海中医药大学 发,甲骨文写作fà,金文写作fà,小篆写作发,繁体写作“fà”,《说文》:“发,根也,从髟,发声”。段玉裁注“发,头上毛也”,“髟”,是长毛,发是声符,合而为“髮”。 古人对头发非常爱护,《孝经》里有“身体发肤...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