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望色之面色苍白_中医望诊_【中医宝典】

...面色苍白的形象为:面色苍白而浊,天庭、眼窠、山根、口角皆黑,口唇暗红。 关键词:面色苍白. 面色苍白的形象为:面色苍白而浊,天庭、眼窠、山根、口角皆黑,口唇暗红。 主病:夺气;失血;虚证;寒证;阳虚寒盛,血行不畅。 病例:咳嗽。肺肾气虚,...

http://zhongyibaodian.com/wangzhen/a11899.html

表寒里热_诊断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表寒里热为表里寒热错杂的一种表现。 【表寒里热】 表里寒热错杂的一种表现。患者本有内热而又感受风寒,或外邪传里化热而表寒未解。表现为既有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或气喘、脉浮紧等表寒证,又有烦躁、口渴、尿黄、便结等里热证。...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797.html

上消_杂病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又称“肺消”或“鬲消”。以口渴多饮为主症,有偏热偏寒的不同。如见口干舌燥、小便多,舌红苔黄的,是偏热证,是因胃火或心火熏灼于肺,使肺阴耗伤所致。如见饮一溲二,迅速消瘦,倦怠无力,气短、脉沉迟的,是偏寒证,是因气津两伤所致。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shangxiao-2157.html

周仲瑛_多因复合(中)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 郭立中 朱垚 南京中医药大学周仲瑛名医工作室寒热错杂寒热错杂是病人个体在同一时间既有寒证表现,又有热证表现,寒证与热证混杂而成的一类证候群。寒证与热证,多系脏腑阴阳失去平衡而产生的临床表现。各个脏腑之间的寒热表现各有差异,或一脏有寒、...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zhouzhongying/1103-4-14.html

《随息居重订霍乱论》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作者:王士雄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汪序 自序 卷上\病情篇第一 总义 热证 寒证 卷上\治法篇第二 伐毛 取嚏 刮法 淬法 刺法 拓洗 熨灸 侦探 策应 纪律 守险 卷下\医案篇第三 南针 梦影 卷下\药方篇第四 ...

http://qihuangzhishu.com/942/index.htm

恶露不来_《沈氏女科辑要》_中医妇科书籍_【岐黄之术】

...轻则艾叶及夺命散;重则无极丸;寒凝者,肉桂、红花等药,并花蕊石散。王孟英按∶产后苟无寒证的据,一切辛热之药皆忌。恶露不来,腹无痛苦者,勿乱投药饵,听之可也;如有疼胀者,只宜丹参、丹皮、玄胡、滑石、益母草、山楂、泽兰、桃仁、归尾、通草之类为...

http://qihuangzhishu.com/834/39.htm

二龙戏珠法_《厘正按摩要术》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二龙戏珠图(图)法主温。医将右大、食、中三指,捏儿肝肺二指。左、大、食、中三指,捏儿阴阳二穴,往上一捏又一捏,捏至曲池五次。热证、阴捏重而阳捏轻,寒证、阳重而阴轻,再捏阴阳二穴,将肝肺二指,摇摆二九、三九是也。...

http://qihuangzhishu.com/770/89.htm

上寒下热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指患者在同一时期内,上部表现为寒症,下部表现为热性的证候。可见于病因上的寒热错杂而致。如热邪发于下,而见腹胀,便秘、小便赤涩等症;寒邪感于上,而见恶寒,恶心呕吐,舌苔白等症。也可由于上、下各有不同的疾病所致,如上有痰饮喘咳的寒证,下有小便...

http://qihuangzhishu.com/109/1264.htm

但欲寐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证名。因阳气虚衰所致朦胧欲睡貌,为少阴病主症之一。《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医学心悟》首卷:“问曰:但欲寐,何以是直中寒证?答曰:寒邪属阴,阴主静,静则多眠。”治宜温经回阳,用四逆汤等方。参见少阴病...

http://qihuangzhishu.com/167/1372.htm

肝胃不和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证名。又称肝气犯胃。指肝失疏泄,胃失和降的病证。多由情志不遂,气郁化火,或寒邪内犯肝胃所致。有寒证、热证之分。肝郁化火,横逆犯胃,以脘胁胀痛,吞酸嘈杂,舌红苔黄为主症,属热;寒邪内犯肝胃,以巅顶痛,吐涎沫,舌淡苔白滑为主症。治宜调和肝胃...

http://qihuangzhishu.com/168/1126.htm

共找到2,35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