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载之方》_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作者:史堪 朝代:宋 年份:公元1127-1279年 卷上 四时正脉 春 夏 秋 冬 真脉 厥阴所胜生病 运气所胜 司天所胜 在泉所胜 少阴所胜生病 运胜 天胜 地胜 太阴所胜生病 运胜 天胜 地胜 阳明所胜生病 运胜 天胜 地胜 ...

http://qihuangzhishu.com/836/index.htm

序二_《医学妙谛》_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古之人有言∶不为良相,则为良医。故夫察乎天地,通乎神明,调阴阳四时,序得其正,使太和之气翔洽乎寰区,以扶持国家之元运,而攸遂群伦者,相之职也。惟亦然,此其精蕴,夫岂易言哉。虽然,其理固可推而知也。吾尝涉夫大海矣,波涛极天,弥望无际,然...

http://qihuangzhishu.com/825/3.htm

四家异同_《校注醇剩义》_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仲景立方之祖,之圣。所着《伤寒》、《金匮》诸书,打开屯蒙,学人当奉为金科玉律,后起诸贤不可相提并论。所谓四大家者,乃刘河间、张子和、李东垣、朱丹溪也。就四家而论,刘张二家,善攻善散,即邪去则正安之义。但用药太峻,虽有独到处,亦未免有偏...

http://qihuangzhishu.com/722/6.htm

方解_《素灵微蕴》_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自岐伯立言,仲景立法,百世之师也,后此惟思邈真人祖述仲景《金匮》之法,作《千金》之方,不失古圣之源。其余方书数百种,言则荒唐而讹谬。法则怪妄而差池。上自东汉以来,下自昭代(昭代 对本朝之颂称。)以还,著作如林,竟无一线微通者。今之庸愚,...

http://qihuangzhishu.com/1297/13.htm

本草图经叙_《古今统大全》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昔神农尝百草之滋味,以救万民之疾苦,后世师祖,由是本草之学兴焉。汉魏以来,名医相继,传其书者则有吴普、李当之药录,陶隐居、苏恭等注解。国初两诏近臣总领上兼集诸家之说,则有《开宝重校本草》,其言药之良毒,性之寒温,味之甘苦,可谓备且详矣。...

http://qihuangzhishu.com/336/1707.htm

病不可火证_《脉经》_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太阳病,发其汗,遂发热而恶寒,复下之,则心下痞,此表里俱虚。阴阳气并竭,无阳则阴独,复加火针因而烦,面色青黄,肤,如此者为难治。今色微黄,手足温者愈。伤寒,加温针必惊。阳脉浮,阴脉弱,则血虚,血虚则筋伤。其脉沉者,荣气微也。其脉浮,而汗出如...

http://qihuangzhishu.com/111/73.htm

《中国小说史略》鲁迅小说史在线阅读_【鲁迅全集】

...、明之人情小说(下)-出自《中国小说史略》 18、明之人情小说(上)-出自《中国小说史略》 19、明之神魔小说(下)-出自《中国小说史略》 20、明之神魔小说)-出自《中国小说史略》 21、明之神魔小说(上)-出自《中国小说史略》 22...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1153.html

序_《》_中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土壤细流之助有志之士。又从而广译之,毋虑数千万种,其善者亦不过一家言已耳。一本万殊,万殊一本之道,未尝有贯穿群籍合为一书者,而况籍向以小道目之,杂家属之耶。《》一书则大异是,孟今于风八先生桢髫年在桂林闻名相思,即有神交之契,亲炙后不时...

http://qihuangzhishu.com/291/2.htm

病不可发汗证_《脉经》_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其汗,亦坚。伤寒一、二日至四、五日,厥者必发热,前厥者后必热,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厥应下之,而反发其汗,必口伤烂赤。病患脉数,数为有热,当消谷引食。反吐者,发其汗,阳微,膈气虚,脉则为数,数为客阳,不能消谷,胃虚冷,故令吐也。...

http://qihuangzhishu.com/111/58.htm

中国古代名医谱_中医文化发展_【中医宝典】

...和:约公元前六世纪,春秋时期秦国名。中国史籍最早提及的医生。提出阴、阳、风、雨、晦、明六气致病说。 扁鹊:本名秦越人(约公元前407年前310年),春秋时期渤海莫郡(今河北任丘县)人。善用四诊,尤其是脉诊和望诊来诊断疾病。 仓公:名...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58.html

共找到329,61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