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八笺校注》举正_【中医宝典】

...关键词:《生八笺》 注释 校勘 《生八笺校注》(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年6月第1版),对明代高濂的养生专书《生八笺》作了系统校注整理,功绩甚巨,然于仔细研习之余,偶感个别地方尚欠完善,姑记于此,以求对该书有所助益。 1.《卷十三·...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723.html

蒙医望诊是怎么一回事呢?_【中医宝典】

...蒙医望诊是医生用视觉观察病人外部精神状态、色泽、形体、姿态以及局部情况的异常变化以推断疾病情况的一种诊察方法。 1.望体态、肤色、精神状态。如赫依病患者皮肤粗糙、发青,口唇苍白,情绪不稳;协日病患者发热,面红耳赤,皮肤黄而油腻、出疹,多汗...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0849.html

道》原文-出自《盐铁论》之卷五_史书_【文学360】

...1、道:大夫曰:“御史!” 2、道:御史未应。 3、道:谓丞相史曰:“文学结发学语,服膺不舍,辞若循环,转若陶钧。文繁如春华,无效如抱风。饰虚言以乱实,道古以害今。从之,则县官用废,虚言不可实而行之;不从,文学以为非也,众口嚣嚣,...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1359.html

察颜观舌识健康_中医望诊_【中医宝典】

...望诊是中医的四诊之一,其中望色和察舌象更具有特色。 舌象是人体内脏的一面镜子,观察舌象可以了解机体的健康状况,判断疾病的轻重。 望面色 黄种人正常的面色是微黄透红,明润光泽,这是健康的面色。当然,由于遗传、体质、年龄、职业的不同,正常面色...

http://zhongyibaodian.com/wangzhen/a11668.html

人中(水沟)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在鼻下方、唇上方的皮肤纵沟(鼻唇沟)。古人认为望诊此处以诊察膀胱和子宫(即子处)的疾病。穴位名。位耳唇沟的上1/3处与中1/3的交界,属督脉。...

http://qihuangzhishu.com/109/420.htm

人中(水沟)_体表部位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在鼻下方、唇上方的皮肤纵沟(鼻唇沟)。古人认为望诊此处以诊察膀胱和子宫(即子处)的疾病。穴位名。位耳唇沟的上1/3处与中1/3的交界,属督脉。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renzhong_shuigou-1580.html

《图注八十一难经定本》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著作。二卷。明·童养学注。刊于十七世纪中期(崇祯年间)。本书上卷为诊法,又名《新刻增补王叔和脉诀图注定本》,内有佚名氏《增补诊家指掌》及《脉诀》(包括《脉赋》等内容)。其中收载诊脉、脉象、望诊、闻诊等歌诀多种。下卷为《八十一难》本文...

http://qihuangzhishu.com/194/13.htm

《图注八十一难经定本》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著作。二卷。明·童养学注。刊于十七世纪中期(崇祯年间)。本书上卷为诊法,又名《新刻增补王叔和脉诀图注定本》,内有佚名氏《增补诊家指掌》及《脉诀》(包括《脉赋》等内容)。其中收载诊脉、脉象、望诊、闻诊等歌诀多种。下卷为《八十一难》本文...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237.htm

中医观面探病_中医望诊_【中医宝典】

...,多见于肝胆病晚期或是晚期肝、胆、胰的癌瘤。新鲜浅色黄染,或时消时退的黄色,表明病症较轻,治疗也容易,预后良好。 3、而色变黑灰暗,而无光泽。可以考虑既有药物的毒性作用引起的,又是慢性疾病的征兆。前者在停药后或治疗后会很快恢复,但后者大部...

http://zhongyibaodian.com/wangzhen/a11807.html

自湘东驿陆至芦溪赏析_【古诗文大全】

...雕琢之感,更是令人拍案称奇! 题目“湘东驿陆至芦溪”,说的是仲春时分,诗人自“湘东驿”的“黄花渡”下船后陆路到达芦溪后所看到的景象。“陆”,指沿着陆路,走陆路。“驿”,古代供传递官府文书的人和过往官员中途换马或歇宿的地方;“湘东驿”,...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shangxi/1586.html

共找到121,05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