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玉生 山东省德州市中医院 《素问·阴阳别论》说:“阳加于阴谓之汗。”原文是说明三阴三阳经脉的阴阳变化发病及预后,所以后世医家对此注解亦多以此为据,认为系阴脉及阳脉的变化而成为汗。例如明代张景岳说:“阳言脉体,阴言脉位,汗液属阴而阳...
...□〔《灵》〕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荣卫生会篇)□〔垣〕真气已亏,胃中火盛,汗出不休,胃中真气已竭。若阴火已衰,无汗反燥,乃阴中之阳,阳中之阳俱衰,四时无汗,其形不久,湿衰燥旺,理之常也。其形不久者,秋气主杀,生气乃竭。生气者,胃之...
...(自汗 盗汗)脉大而虚浮而濡者。汗。在寸为自汗。在尺为盗汗。伤寒脉阴阳俱紧。当无汗。若自汗者。曰亡阳。不治。自汗者。无时而 然出。动则为甚。属阳虚。卫气之所司也。盗汗者。寐中出。通身如浴觉来方止。属阴虚。荣血之所主也。大抵自汗宜补阳调卫。...
...无汗∶上星 哑门 风府 风池 支沟 经渠 大陵 阳谷 腕骨 前谷 中渚 液门 鱼际 合谷 中冲 少商 商阳 大都 委中 陷谷 厉兑 侠溪汗不出∶曲泽 鱼际 少泽 上星 曲泉 复溜 昆仑 侠溪 窍阴自汗∶曲池 列缺 少商 昆仑 冲阳 然谷 ...
...证名。当出汗时而不出汗的症候。常因邪闭、表实、津血不足等因所致。伤寒无汗,如太阳表实证,内寒外束,头痛发热,恶风,无汗而喘,麻黄汤主之。有盛夏当出汗而无汗者。《赤水玄珠·汗门》引丹溪曰:“盛夏浴、食无汗为表实。”又有阴血耗伤无汗者,《灵枢...
...【因】湿能自汗,热能自汗。虚则盗汗。痰亦自汗、头汗。【证】阴阳俱虚,身体枯燥,头汗,亡津液也。热入血室,头汗。伤湿额上汗,因下之,微喘者死。胃热上熏,头汗。发黄头汗,小便不利而渴。此瘀热在里也。心下懊 ,头汗。...
...夫汗下二举,乃不得已之所投,如少误焉,贻害不浅。如痘症本稀,原无闭塞,表热不快之症,而妄用重药以发之,则在后必成斑烂音哑,皮薄痒塌,或为虚脱者有矣。如气血本和,原无便闭、热毒、紫黑之症,而妄用重药以下之,则在后必成陷伏不起,胃弱灰白,或变...
...热少汗微营卫畅,太过须防阴液亡,自汗不止保元剂,盗汗夜热六黄汤。【注】卫气乃护卫皮肤,固守津液,使不走泄者也。痘证见此,是痘毒之火由里达表,干于卫气,腠理疏,故汗出矣。初见有微汗者,是荣卫通畅,毒从汗解,实良候也。但汗为血液,太过则阴液必...
...汗家指患病后已使用过发汗法或平素多汗的人。 【汗家】 指患病后已使用过发汗法或平素多汗的人。对这种人,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提出不应再发汗,若再发汗,就要产生精神恍惚,心烦,小便后尿道疼痛等症状。...
...伤寒无汗.何以明之.腠理者.津液凑泄之所为腠.文理缝会之中为理.津液为风暑湿气所干.外凑皮腠者.则为自汗出.若寒邪中经.腠理致密.津液内渗.则无汗.无汗之由.又有数种.如伤寒在表.及邪行于里.或水饮内蓄.与亡阳久虚.皆令无汗.其伤寒无汗....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