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风酒主治预防温疫。 【来源】《肘后备急方》 【配方】防风二两克,白酒一斤。 【制法】将防风放入白酒内浸泡二十日,即可饮用。 【主治】预防温疫。 【用法】随量饮水。 说明:原方为水桂三分。...
...,随其所在,就近而逐之,脉浮则出表为顺,故以白虎之金飙以退烦热。若沉小有力,病纯在里,则非下夺不可矣,故主以大承气。按吴又可《温疫论》中云∶舌苔边白但见中微黄者,即加大黄,甚不可从。虽云伤寒重在误下,温病重在误汗,即误下不似伤寒之逆之甚,...
...作者:刘松峰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年—1911年 序 叙 自序 卷之一·述古 卷之二·论治 瘟疫名义论 疫病有三种论 用党参宜求真者论 治瘟疫慎用古方大寒剂论 用大黄石膏芒硝论 立方用药论 疫症繁多论 治疫症最宜变通论 抄复论 仅...
...雍曰.医家论温病多误者.盖以温为别一种病.不思冬伤于寒.至春发者.谓之温病.冬不伤寒.而春自感风寒温气而病者.亦谓之温.及春有非节之气.中人为疫者.亦谓之温.三者之温.自不同也.素问曰.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又曰.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
...凡人大劳、大欲、及大病、久病后,气血两虚,阴阳并竭,名为四损。当此之际,忽又加疫,邪气虽轻,并为难治,以正气先亏,邪气自陷,故谚有云∶伤寒偏死下虚人,正谓此也。盖正气不胜者,气不足以息,言不足以听,或欲言而不能,感邪虽重,反无胀满痞塞之证...
...伤悼!大率温、疫、痘、疹,古昔无传,予幸微窥仲景一斑。其《脉法篇》云∶寸口脉阴阳俱紧者,至脐筑湫痛,命将难全。凡二百六十九字,阐发奥理,全非伤寒中所有事,乃论疫邪从入之门,变病之总。篇中大意,谓人之鼻气通于天,故阳中雾露之邪者,为清邪,从...
...表里分传者,吴氏《温疫论》谓疫有九传,综其变也。总由伏邪既溃,传变不一,故屡夺屡发也。疫症治法,外解如香豉、葱白、连翘、薄荷之属,内清如山栀、芩、连、人中黄、滑石之属,下夺如芒硝、大黄之属。且疫为秽浊之邪,若熏蒸热痰,蒙蔽心包,则神识渐昏,...
...吴氏又可曰∶疫邪留血分,里气壅闭,非下不能发斑,斑出则毒邪从外解矣。如下后斑渐出,更不可大下。设有下证,宜少与承气缓缓下之。若复大下则元气下振,斑毒内陷则危,宜托里举斑汤。吴氏举斑汤白芍药(一钱) 当归(一钱) 升麻(五分) 柴胡(七分)...
...颗粒、葛根芩连微丸、清开灵、银翘解毒丸、清瘟解毒丸、避瘟散等适合于疫病防治的中成药,堪称硕果累累,成绩斐然。但也不能不看到,既往在这方面的开发力度尚嫌不足,许多行之有效的治疫古方,还未能得到进一步开发和利用。笔者近年在编写《中医治疫名论名方名...
...病证名。系多种疫病的总称。古人借五行而分木疫、火疫、土疫、金疫、水疫等。《素问·刺法论》:“五疫之至,皆相染易。”...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