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舍,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在背部,当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布有第十、十一胸神经后支的外侧支和肋间动、静脉后支。主治恶心、呕吐、腹胀、肠鸣、泄泻、黄疸、饮食不下等。斜刺0.3-0.5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
...足通谷,经穴名。《灵枢.本输》原名通谷。《针灸大全》名足通谷。属足太阳膀胱经。荥(水)穴。在足外侧,足小趾本节(第5跖趾关节)的前方,赤白肉际处。布有趾底固有神经,足背外侧皮神经,趾底动、静脉。主治头痛,目眩,项强,癫狂,鼻衄等。直刺...
...味甘,微寒,入足太阳膀胱经。利水去湿,泻热除烦。淡竹叶甘寒渗利,疏通小便,情泻膀胱湿热。...
...涕;风热者发热不恶寒、头痛咽痛、汗出口渴。 根据本病邪在肺卫,按摩肺经、足太阳膀胱经有关穴位,可开发腠理,宣肺解表,治疗本病。 【按摩疗法】 1.风寒感冒 (1)取坐位或立位,本人将两手掌擦热,同时顺时针、逆时针摩两侧面部各50下;再用两手...
...胆俞,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胆之背俞穴。在背部,当第十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布有第十、十一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并有第十肋间动、静脉后支的内侧支。主治黄疸,口苦,呕吐,胁痛,惊悸,胸腹胀满,骨蒸潮热...
...膀胱经全脉贯行腰背,督脉的主要干线也经过背部。循行于背部的经脉都是阳气旺盛的经脉,如督脉为阳脉之海,足太阳膀胱经为巨阳之气,统帅诸阳、布达卫气行于周身,腰为肾之府,肾、命门藏于腰,其气行于背,故背部的阳气变化,常可为全身阳气盛衰变化的预兆。...
...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 十二经脉通过手足阴阳表里经的联接而逐经相传,构成了一个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的传注系统。气血通过经脉即可内至脏腑,外达肌表,营运全身。其流注次序是:从手太阴肺经开始,依次传至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
...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 十二经脉通过手足阴阳表里经的联接而逐经相传,构成了一个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的传注系统。气血通过经脉即可内至脏腑,外达肌表,营运全身。其流注次序是:从手太阴肺经开始,依次传至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
...肺俞,经穴名。出《灵枢.背俞》。属足太阳膀胱经。肺之背俞穴。在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布有第三、四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有外侧支,并有第三肋间动、静脉后支的内侧支和颈横动脉降支。主治咳嗽,气喘,咯血,骨蒸潮热,盗汗,及...
...心俞,经穴名。出《灵枢.背腧》。属足太阳膀胱经。心之背俞穴。在背部,当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布有第五、六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和外侧支,肋间动、静脉后支的内侧支和颈桡动脉降支。主治惊悸,健忘,心烦,癫痫,癫狂,失眠,咳嗽,吐血,以及...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