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娄章句下·第二十九节译文及注释

...紊乱去救急是可以做到的。但如果乡间邻居打斗,也是披头散发,帽缨紊乱去救急,那就难以理解了,如果是关门闭户则是可以理解的。”注释 箪:(dan单)左传·宣公二年:“箪食与肉。”论语·雍也:“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1086.html

卷十一_孟子注疏

...告子章句上(凡二十章) (告子者,告,姓也;子,男子之通称也;名不害。兼治儒墨之道者,尝学於孟子,而不能纯彻性命之理。论语曰:“子罕言命。”谓性命难言也。以告子能执弟子之问,故以题篇。) [疏]正义曰:此篇首论告子言性,所以次於万章...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2934.html

孟子·娄章句下·第三十一节译文及注释

...:越王勾践建都琅琊,在今山东诸城县东南,与武城接壤,常有边民互相闹事。 3.沈犹行:人名,曾子的学生。 4.刍:(chu除)周礼·地官·充人:“刍之三月。”左传·昭公六年:“禁刍牧采樵。”左传·僖公二十九年:“馈之刍米。”孟子...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1088.html

四书的作者四子简介(曾子、孔子、孟子、子思)_儒家_【文学360】

...。有孟子七篇传世: 梁惠王上下; 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 南宋时朱熹将孟子论语大学中庸...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034.html

孟子·娄章句下·第十四节读解

...努力学习才能得到很深的造诣;因为只有自己得到了很深的造诣,才能在辨别事物时处之安然;这是很重要的一点,以前人们都把“居”训为“居住”、“安居的房屋”之意,其实不是。在周易老子礼记论语中多次使用“居”字,都将其训为辨别...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613.html

王风原文-出自国风_诗经_【文学360】

... 1、黍:彼黍、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2、黍:彼黍、彼稷之穗。 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1589.html

孟子·娄章句上·第二十二节译文及注释

...译文 孟子说:“人要是动不动就改变自己的言行,就是没有责任心的人。”注释 易:易·恒·象:“雷风恒,君子以立不易方。”诗"小雅"何人斯:“尔还而入,我心易也。”论语·学而:“贤贤,易色。”管子:“王者乘时,圣人乘易。”...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1048.html

孟子·娄章句上·第十八节读解

...不是溺爱、宠爱,便是恨铁不成钢的发怒。如此教育,则会引起少儿的逆反心理,从而使教育失败。孟子那时,虽然没有教育学专科,没有师范教育,但从论语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是很懂得少儿心理的。孟子的这段话,也说明孟子是懂得少儿心理的。也只有懂得了...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589.html

孟子·娄章句上·第五节译文及注释

...译文 孟子说:“人们有句常说的话,都说:‘天下国家’。可见天下的根本在于国,国的根本在于家,家的根本在于个人。”注释 恒:诗·小雅·小明:“无恒安处。”论语·述而:“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易·序卦传:“恒...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1031.html

孟子·娄章句上·第十七节译文及注释

...天下百姓吗?”注释 1.淳于髡(kun昆):人名,齐国人,曾仕于齐威王、齐宣王和梁惠王等朝。 2.权:荀子·议兵:“夫是之谓五权。”班固东都赋:“萧公权宜从拓其制。”这里用为权宜、变通之意。...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1043.html

共找到893,70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