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5、言部:諓:善言也。从言戋声。一曰谑也。 1556、言部:誐:嘉善也。从言我声。《诗》曰:“誐以溢我。” 1557、言部:詷:共也。一曰譀也。从言同声。《周书》曰:“在夏后之詷。” 1558、言部:设:施陈也。从言从殳。殳,使人也。 ...
...君子’二字,则既言君子不必又言士矣。马总意林作‘君子虽有学,行为本焉;战虽有陈,勇为本焉;丧虽有礼,哀为本焉’,与今本不同。然有‘君子’字,即无‘士’字,亦可知今本既言君子又言士之误矣。 《墨子闲诂》原文 士虽有学,与君子虽有学,文异而义同...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解字注•二部》:“𠄠,此古文上。” (二) 地之數也。易曰。天一地二。惟初大始。道立於一。有一而後有二。元气初分。輕淸昜爲天。重濁侌爲地。从耦一。耦各本作偶。誤。今正。偶者、桐人也。凡云偶爾用之。耦者、二人竝耕之偁。...
...《口部》 779、口部:口:人所以言食也。象形。凡口之属皆从口。 780、口部:噭:吼也。从口敫声。一曰噭,呼也。 781、口部:噣:喙也。从口蜀声。 782、口部:喙:口也。从口彖声。 783、口部:吻:口边也。从口勿声。 784、口部...
...伤寒著作。六卷。清·陈念祖撰。刊于1803年。作者认为“叔和编次伤寒论有功千古”,故本书按王叔和编次的《伤寒论》原文,删去他认为是王氏所增补的平脉辨脉篇、伤寒序例、诸可与诸不可等篇。作者于《伤寒论》注本中推崇张隐庵、张令韶二家,并按其体例...
...伤寒著作。六卷。清·陈念祖撰。刊于1803年。作者认为“叔和编次伤寒论有功千古”,故本书按王叔和编次的《伤寒论》原文,删去他认为是王氏所增补的平脉辨脉篇、伤寒序例、诸可与诸不可等篇。作者于《伤寒论》注本中推崇张隐庵、张令韶二家,并按其体例...
...阴、阳两字的古义是背日和向日,起初并无任何哲学内涵。阴,《说文解字》曰:“暗也,水之南山之北也”,《说文系传》 曰:“山北水南,日所不及”。阳,《说文解字》曰:“高明也。”《说文解字义证》:“高明也,对阴言也。”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
...《马部》 6104、马部:马:怒也。武也。象马头髦尾四足之形。凡马之属皆从马。 6105、马部:𨽥:牡马也。从马陟声。读若郅。 6106、马部:𩡧:马一岁也。从马;一,绊其足。读若弦。一曰若环。 6107、马部:驹:马二岁曰驹,三岁曰...
...甘也。《春秋传》曰:“昊天不憖。”又曰:“两君之士皆未憖。” 6717、心部:懬:阔也。一曰广也,大也。一曰宽也。从心从广,广亦声。 6718、心部:悈:饰也。从心戒声。《司马法》曰:“有虞氏悈于中国。” 6719、心部:?:谨也。从心??...
...。从囗从或。 3898、囗部:𡈋:宫中道。从囗,象宫垣、道、上之形。《诗》曰:“室家之壼。” 3899、囗部:囷:廪之圜者。从禾在囗中。圜谓之囷,方谓之京。 3900、囗部:圈:养畜之闲也。从囗卷声。 3901、囗部:囿:苑有垣也。从囗...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