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崔宗汉方》参蛎三荷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崔宗汉方》:参蛎三荷汤【处方】党参31克,生牡蛎31克,荷叶15克,荷梗15克,荷叶蒂15克。【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暑止痢。主湿热内蕴,外受暑邪。【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
...目录 《普济方》健脾人参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普济方》:健脾人参丸【处方】钟乳粉2两,人参3分,石斛3分,大麦糱5钱,干生姜5钱,陈橘皮5钱。【制法】上为细末。水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脾胃久虚,饮食全减。【用法用量...
...每日1次~2次。 功能 补中益气、健脾除湿。 主治 适用于老年及病后体虚气弱、脾胃虚弱、食少便溏、浮肿、神疲乏力、脱肛等。 猪脾粥 用料 猪脾l具,党参15克,橘红6克,粳米100克,生姜、葱白、食盐适量。 做法 党参切碎,生姜拍碎,与粳米...
...。【功能主治】固肾涩精,健脾助胃。主肾气不固。【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医学探骊集》卷五▼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医学探骊集》卷五:加减金锁固精汤【处方】紫蔻2钱,金樱子3钱,海金砂3钱,焦术4钱,龙骨3钱,牡蛎...
...头痛。目眩者,目前如见黑色也。东垣曰∶头痛苦甚,谓之足太阴痰厥,非半夏不能除。眼黑头旋,风虚内作,非天麻不能疗。人参、黄 之甘温,可以泻火,亦可以补中。苍术、白术之苦甘,可以去湿,亦可以健脾。泽泻、茯苓,能利湿淫之邪。神曲、麦芽,能消水谷之滞...
...茯苓、泽泻等利湿而具散结之功。合小叶石韦、白茅根清热解毒,利湿通淋,凉而不寒,自无凝滞结聚之忧。妙在黄芪一味,既可补脾益气,建中促运,又可伍生地等生血补虚,暗合补血汤之意;配泽泻、茯苓等开通水路,利尿排浊;合益母草、丹皮等补气活血,推血循行...
...因此,小满养生要特别注意健脾祛湿。如何健脾祛湿? 首先分清标本。如果是湿热为表,而阴虚为本的可能性较大,治法当以清热、燥、湿为主。调节好生活的节奏,保持心情愉快,保证充足的睡眠,多吃莲子、薏米等具有清热燥湿作用的食物。热重的可用马齿苋当茶,...
...一、早期健脾理气、活血化瘀损伤初期皮肉筋脉受损,筋伤骨断,临床症状除局部肿胀疼痛,瘀斑青紫,关节活动受限外,尚具有精神萎靡,脘闷不舒,纳谷欠佳,腹胀便秘等全身症状。《正体类要》指出:“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
...茵陈15克,焦三仙各10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制成冲剂,每袋15克,每服半袋,每日2次。 【出处】常玉英方。 (三) 【辨证】肝郁脾虚,气滞血瘀,湿热未清。 【治法】健脾疏肝,活血化瘀,佐以清热利湿。 【方名】益肝汤。 【组成】党参12...
...6克,茵陈15克,焦三仙各10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制成冲剂,每袋15克,每服半袋,每日2次。 【出处】常玉英方。 中药处方(三) 【辨证】肝郁脾虚,气滞血瘀,湿热未清。 【治法】健脾疏肝,活血化瘀,佐以清热利湿。 【方名】益肝汤。 ...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