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两)茯苓(三两) 白术(五两) 人参(三两)上五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分三服。忌桃李大醋雀肉等。(出第二卷中)千金疗霍乱引饮后辄干呕方。生姜五两,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分二服,又煮高良姜饮之,大佳。(延年秘录备急小品崔氏张文仲同出第二十...
...《备急千金要方》万病丸治蛊疰,四肢浮肿,肌肤消索,咳逆腹大如水状,死后转易家人。一名蛊胀方。(《小品》名雄黄丸。)雄黄 巴豆 莽草 鬼臼(各四两) 蜈蚣(三枚)上五味,为末,蜜和捣三千杵,丸如小豆,密封勿泄气,宿勿食,平旦空腹服一丸,一炊...
...去壳取白者,研烂,以纸包压去油,取霜用。有毒损人,不可轻用。惟在用之得法,亦要药也。《药笼小品》千金子辛温。行水破血,治冷气胀,下恶滞物,攻击猛挚。肿胀不因体实水积而用之必死。去壳研,压净油。《玉楸药解》千金子味辛,微涩,入足阳明胃、手阳明大...
...。 [用法用量] 分为一二服,不耐酒者,逐渐增加剂量。 [制备方法] 上药先用酒五升,煮芎藭一升,去滓,放入地黄汁,再煮三二沸。 [资料来源] 明·《普济方》 按:本方出自明代《普济方》,较《小品方》芎藭酒增加了生地黄汁,说明了明代对崩漏多...
...《岕茶汇抄》大半取材于冯可宾《岕茶笺》,还钞于许次纾《茶疏》和熊明遇《罗岕茶记》。刊本有昭代丛书本,张潮撰序和跋;有冒氏小品四种本,光绪乙酉(1885)刊;有冒氏丛书本,光绪己亥(1899)刊。 冒襄(1611-1693),字辟疆,号巢民...
...的概念提出。《肘后备急方》认为主要区别在于三者的病因不同,《小品方》则提出不仅病因异气,而且“解宜不同,方说宜辨。”(王焘:《外台秘要》卷一,18,四库全书71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尽管从现存的《小品方》条文来看“解宜不同”的...
...概念提出。《肘后备急方》认为主要区别在于三者的病因不同,《小品方》则提出不仅病因异气,而且“解宜不同,方说宜辨。”(王焘:《外台秘要》卷一,18,四库全书71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尽管从现存的《小品方》条文来看“解宜不同”的区别...
...。经曰∶膀胱藏津液,气化则能出者,是也。虚火炎者,炒黑用。烦郁呕逆者,姜汁炒用,此外并宜生服。雷公云∶凡使勿用颗大者,号曰伏。凡栀子无力,须要如雀脑并须长有九路,赤色者上。凡使先去皮须取仁,以甘草水浸一宿,漉出焙干,捣筛如金末用。《药笼小品...
...断根.)中寒小便不禁者勿服.(破伤出血、灯芯嚼烂敷之、即止.)《本草害利》灯芯(见心部)《药笼小品》灯芯淡渗。祛心火,清肺热,利小肠,同竹卷心。稍加甘草,治心火咽痛如神。微寒,入膀胱。利小便,通热淋。《冯氏锦囊秘录》灯芯气味甘寒无毒,以味甘淡...
...,署名直入。 〔2〕 某刊物 指《文饭小品》月刊,一九三五年二月施蛰存等创办于上海。该刊创刊号上载有署各雕菰的《疑问号》一文,对《太白》半月刊新年号所载不齐(周木斋)和何公超的文章进行嘲讽,《太白》第一卷第十一期(一九三五年二月)发表不齐的...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