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序_《麻科活人全书》_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昔范文正公云.不能为良相.即当为良医.盖良相者.裁成辅相.立政治以免人之饥寒.良医者.辨证立方.用药物以救人之夭札.其事不同.其活人均也.然而苏东坡有云.药虽进于手.方多传于古人.若已经验于世间.不必皆由于己出.士君子身居草莽.而存活人...

http://qihuangzhishu.com/703/2.htm

非惊论_《笔花镜》_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方脉中有寒中暑诸症.时医混以为中风.东垣、景岳以非风别之.善矣.儿科有急惊风慢惊风二症.不惟惊字全无干涉.即风字亦未可混称.乃自有惊风之名.而滥以丸子相投.从此小儿之遭其劫者.不知万万矣.试思惊字何解.凡受吓者谓之惊.吓则神魂失守....

http://qihuangzhishu.com/840/32.htm

医学家传记_中医文化发展_【中医宝典】

...任晋太医令以及是否如清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所言为张仲景之亲授弟子,尚未有定论。 王氏著述《脉经》厥功甚伟,还为整理张仲景《伤寒卒病论》作出贡献。宋《太平御览》引高湛谓王氏编次此书为“张仲景方论为三十六卷”;但有的学者认为王氏在编次过程,...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36.html

“四塔”论_民族中医傣_【中医宝典】

...在美丽的西双版纳,活跃着傣。傣不同于许多民族的地方,在于他有自己的理论体系。 傣医学,"土、水、火、风“四塔”和“五蕴学说”是解释人体生理现象和病理变化的基本 理论。四塔”作为人体和世界万物不可缺少的“四大物质元素”,既是生命活动...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2812.html

东庄医案_《医宗己任编》_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当归茯苓甘草等药.一服而恶露渐至.皆惊叹曰.古方数十.一无可用.而独以是奏功.准绳一书.真可废也.予曰.恶.是何言.王损庵之海岱也.顾读书者自不察耳.若唯以恶阻及胞衣不下条.求合吾方.宜其谬也.试以血崩及血下不止条求之.吾方可见矣.盖...

http://qihuangzhishu.com/706/45.htm

误、药害致损_《虚损病类钩沉》_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关键因素;其四作为病者不能谨慎从、择药致损者也不占少数。关于误和药害的问题,历代医家都很重视。《素问》专立五过论篇,可谓阐述误和药害之先河;汉代·张仲景《伤寒论》原序:“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但竟逐荣势,企踵权豪,...

http://qihuangzhishu.com/1042/14.htm

内伤外感杂治说_《笔花镜》_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前言表里虚实寒热六字.病已尽在其中矣.而表里之中.又有内伤外感之治焉.内伤者里症也.而有气血痰郁四字之分.外感者表症也.而有风寒暑湿燥火六字之别.再详其治法.无余蕴矣.内伤 一曰气.气虚者四君子汤.若气实而滞者.宜香苏散、平胃散.二曰血...

http://qihuangzhishu.com/840/10.htm

序_《太平广记》

...,鬼四十卷,再加上道术、方士、异人、异僧、释证和草木鸟兽的精怪等等,基本上都属于志怪性质的故事,代表了中国文言小说的主流。直到清代《聊斋志异》系列的拟古派小说,都跳不出这个范围。书神仙加上女仙的故事,共计七十卷,又排在全书的开头,可以看出...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29517.html

失血破疑说_《法圆通》_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今人一见失血诸证,莫不称为火旺也。称为火旺,治之莫不用寒凉以泻火。举世宗之而不疑,群信之而不察。所以一得失血证,群皆畏死,由其一经失血,死者甚多,不知非死于病,实死于泻火之凉药耳。然则,凉药其可废乎?非即谓凉药之可废,但失血之人,正气实...

http://qihuangzhishu.com/112/181.htm

明代临床医学成就_中医文化发展_【中医宝典】

...绘图说明,并分别论述各种指纹的主证及其治疗。多数医家重视四诊合参,对小儿则更强调形色望诊。除了一般望诊方法之外,在《全幼心鉴》、《古今统》、《婴童类粹》、《片玉心书》等还载有颅囟望诊法,通过望小儿颅囟的形状来辅助诊断。 在小儿病治疗上...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60.html

共找到329,61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