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狂言谵语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证名。出《妇人大全良方》卷十八。多因产后失血,心血不足,心神失养;或败血上干于心;或心虚外感风寒,恶露不行;或产后气血损伤,心气不足所致。症见言语颠倒,眼见异物,狂乱胡言等。若因心血不足所致者,兼见眩晕心悸,面苍无华等,治宜养血祛风,芎...

http://qihuangzhishu.com/167/185.htm

膻中穴疗法_自然疗法_【中医宝典】

...穴位位置:位于两乳头连线的中点。保健作用:具有理气止痛、生津增液的功效。主治疾病:胸部疼痛、腹部疼痛、心悸、呼吸困难、咳嗽、呃逆、乳腺炎、咳喘病等。 穴位位置:位于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保健作用:具有理气止痛、生津增液的功效。 主治疾病:...

http://zhongyibaodian.com/liaofa/a15547.html

胆郁痰扰证与痰火扰神证的鉴别_中医辩证_【中医宝典】

...胆郁痰扰证与痰火扰神证均为痰热内盛之证,都有头晕失眠、烦躁、心悸、胸闷,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弦数之症状。 两证均为痰热内盛之证,都有头晕失眠、烦躁、心悸、胸闷,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弦数之症状。 不同的是,从病因而言,胆郁痰扰证仅以七情内伤...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a11343.html

什么是心脾两虚证_中医辩证_【中医宝典】

...气耗,渐而导致心脾气血两虚。本证以心悸失眠,食少腹胀,慢性出血,并伴见气血亏虚的表现为审证要点。 【临床表现】心悸怔忡,失眠多梦,头晕,健忘,食欲不振,腹胀便溏,或气短神疲乏力,面色萎黄或淡白,唇、甲无华,或见皮下出血,女子月经量少色淡、...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a11446.html

气血两虚证_中医辩证气血津液_【中医宝典】

...气血两虚证是指既有气虚之象,又有血虚之症的证候。多由久病不愈,耗伤气血,或先有血虚无以化气所致。 主要临床表现:面色淡白或萎黄,头晕目眩,少气懒言,神疲乏力,或有自汗,心悸失眠,舌质淡嫩,脉细弱。 病机分析:本证以气虚证与血虚证并见为诊断...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b32382.html

郁金归茶_中医方剂书籍汇集【中药方大全】

...《茶饮保健》郁金归茶原料:郁金5g、当归3g、红茶3g。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功能:养血疏肝。用途:妇女产后血气上冲心痛、心悸、乏力、面无血色。来源:《袖珍方》。 目录 《茶饮保健》郁金归茶 ▼ 相关方剂 ▲ 返回...

http://zhongyaofangji.com/yaofang/yujinguicha.html

大枣甘茶_中医方剂书籍汇集【中药方大全】

...《茶饮保健》大枣甘茶原料:大枣5枚、甘草3g、绿茶3g、冰糖10g。用法:用大枣、甘草的煎煮液泡茶饮用。功用:益胃生津,解毒。气阴不足,营卫不和,心悸怔仲、口干渴及妇女脏躁者宜饮。 目录 《茶饮保健》大枣甘茶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http://zhongyaofangji.com/yaofang/dazaogancha.html

茯杏茶_中医方剂书籍汇集【中药方大全】

...《茶饮保健》茯杏茶原料:茯苓5g、杏仁3g、花茶3g。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功能:开肺运脾,运湿祛痰。用途:胸痹胸闭闷、心悸伴咳喘;冠心病伴有咳喘。来源:传统药茶方。 目录 《茶饮保健》茯杏茶 ▼ 相关方剂 ▲ ...

http://zhongyaofangji.com/yaofang/fuxingcha.html

合欢太子茶_中医方剂书籍汇集【中药方大全】

...《茶饮保健》合欢太子茶原料:合欢花5g、太子参28g、花茶3g。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功能:益气调肝,养心宁神。用途:气阴两虚所致眩晕、短气、喘息、心悸、不眠。来源:传统药茶方。 目录 《茶饮保健》合欢太子茶 ▼ ...

http://zhongyaofangji.com/yaofang/hehuantaizicha.html

黑豆小麦煎_中医方剂书籍汇集【中药方大全】

...《保健药膳》黑豆小麦煎主要原料:黑豆30克,浮小麦30克。制作方法:将两物同煮煎,去渣即成。效用说明:祛风清头目,益肝养心气。凡因风热上扰而心肝血虚,以致引起头目眩晕、多汗心悸、烦燥不宁者,皆可饮用。 目录 《保健药膳》黑豆小麦煎 ▼ ...

http://zhongyaofangji.com/yaofang/heidouxiaomaijian.html

共找到8,75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