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见《丹溪心法附余》卷十一。由湿毒蕴结于肠道,脉络伤损而致下血。《证治准绳·杂病》:“下血,腹中不痛,谓之湿毒下血。”症见便血,色紫黑或如赤豆汁,面色萎黄,食饮减少,胸腹胀痞,小便不利,或有下血呈散漫状,腰部沉重,腹中不痛,病兼阳明...
...目录 《慈禧光绪医方选议》调脾清肝理湿饮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慈禧光绪医方选议》:调脾清肝理湿饮【处方】茯苓3钱(朱染),炒茅术1钱5分,广皮1钱5分,壳砂1钱(研),薏米3钱(炒),扁豆3钱(炒),泽泻2钱,酒胆草1钱5分,丹参...
...下不能禁固,湿胜气脱也。若此有寒热虚实之不同,举治不可执一而言。谨书数法于后∶夫泄有宜汗解者。经言春伤于风,夏必飧泄。又云∶久风为飧泄,若保命集云,用苍术、麻黄、防风之属是也。有宜下而保安者。若长沙言,下痢脉滑而数者,有宿食也,当下之。下利...
...目录 《景岳全书》胎元饮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景岳全书》:胎元饮【处方】人参(随宜)当归 杜仲 芍药各6克熟地6~9克 白术4.5克 炙甘草3克 陈皮2.1克(无滞者不必用)【功能主治】补肾固胎。治妇人冲任不足,胎元不安不固。【...
...病证名。指膀胱之气虚弱,不能约束小便的病变。症见小便淋沥不断,或小便失禁或遗尿等。治宜补肾固脬。...
...水向湿处流,火往干处烧。指物之气质类似必相感应。后用以比喻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 《易·乾》:“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各从其类也。”孔颖达疏:“此二者以形象相感。水流於地,先就湿处;火焚其薪,先就燥处。”...
...目录 《广笔记》凉血去湿补阴益气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广笔记》:凉血去湿补阴益气丸【处方】真茅山苍术2斤,怀生地(酒洗)1斤,甘菊花1斤,车前子(米泔浸)8两,人参8两,牛膝8两,白茯苓8两(人乳拌积粉至1斤)。【制法】天门冬熬...
...足厥阴肝经。补肾益肝,敛精止血。蛤粉炒,研用。□味咸,微寒,性涩,入手少阴心、足少阴肾、足厥阴肝、足少阳胆经。敛神魂而定惊悸,保精血而收滑脱。白者佳, 研细用。□味咸,微寒,性涩,入手少阴心、足少阴肾经。降胆气而消痞,敛心神而止惊,清金泄热,保液秘...
...(其中一半入汤剂,一半研粉吞服)。【功能主治】健脾补肾,益气固脱,敛溃愈疡。主脾虚肾亏,气虚不固。【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田继胜方...
...目录 《跌损妙方》大宝红药方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跌损妙方》:大宝红药方【处方】琥珀4钱,血竭4钱,金粉1钱,朱砂5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跌打损伤。【用法用量】每服8分。【摘录】《跌损妙方》...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