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诗旨、诗艺和风俗背景,前人基本约言点出。《毛诗序》曰:“《摽有梅》,男女及时也。召南之国,被文王之化,男女得以及时也。”“男女及时”四字,已申明诗旨;后数语乃经师附会,应当略去。《周礼·媒氏》曰:“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
...目录 《眼科阐微》灵应膏 《外科医镜》灵应膏 《杨氏家藏方》灵应膏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眼科阐微》卷三:灵应膏【处方】怀生地3两,熟地3两,麦冬4两,当归4两,枸杞5两,黄耆4两,怀牛膝5两(酒蒸3次),白术(土炒)4两,葳蕤肉...
...槐实【修治】曰︰凡采得,去单子并五子者,只取两子、三子者,以铜锤捶破,用乌牛乳浸一宿,蒸过用。【气味】苦,寒,无毒。《别录》曰︰酸、咸。之才曰︰景天为之使。【主治】五内邪气热,止涎唾,补绝伤,火疮,妇人乳瘕,子藏急痛(《本经》)。久服,...
...丹 附子丸 干地黄汤 橄榄散 甘露丸 干柿散 栝楼丸 观音救苦神膏 贯众散 管仲散 旱莲草散 黑虎丸 黑龙丹 黑圣散 黑神散 黑神丸 黑玉丹 何首乌丸 槐白丸 槐豆散 槐萼散 槐花酒 槐黄汤 槐黄丸 槐花散 槐花丸 槐角地榆丸 槐角丸 槐角...
...目录 《摄生众妙方》比天膏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摄生众妙方》:比天膏【处方】片脑1两,牛黄1两,乳香1两,没药1两,龙骨1两,血竭1两,赤石脂1两,麝香1两,轻粉1两,麻黄1两,川芎1两,白芷1两,薄荷1两,草乌1两,全蝎1两,...
...《中药学》点地梅【药用】本品为报春花科植物点地梅的全草。【性味与归经】苦、辛,寒。【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临床应用】用于风火赤眼,跌扑损伤,以及咽喉肿痛等症。本品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治风火赤眼,常与菊花、桑叶等配合应用;治跌...
...译文 江宁的龙蟠里,苏州的邓尉山,杭州的西溪,都出产梅。有人说:"梅凭着弯曲的姿态被认为是美丽的,笔直了就没有风姿;凭着枝干倾斜被认为是美丽的,端正了就没有景致;凭着枝叶稀疏被认为是美丽的,茂密了就没有姿态。”本来就如此。这些文人画士心里...
...目录 《济阴纲目》槐连四物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济阴纲目》:槐连四物汤【处方】当归1钱,川芎1钱,赤芍药(炒)1钱,生地黄1钱,槐花1钱,黄连(炒)1钱,御米壳(去蒂,蜜炙)5分。【制法】上锉。【功能主治】清热坚肠。主产后热滑血...
...《冯氏锦囊秘录》梅硫丸酸热以收散寒,如服辛剂反甚,改服酸剂立愈。水梅(去核)一个 生硫黄 为末,捣匀可丸为度,作一丸,白汤下,立愈,病不再作。 目录 《冯氏锦囊秘录》梅硫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冯氏锦囊秘录》梅硫丸 酸热以收散寒,...
...《得配本草》槐蕊景天为之使。苦,凉。入手阳明、足厥阴经血分。除五内之邪火,祛皮肤之风热,除痢杀虫。得郁金,解热结溲血。配桃仁,治疔疮肿痛。配栀子,治酒毒下血。佐荆穗,除风热便血。治喉痹,炒嚼。治舌血,炒研掺。入汤药,微炒。催生,酒服。皮治...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