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问∶足胫生疽,既溃甚,久而不愈,腐烂出骨者何如?曰∶此名多骨疽,亦名剩骨,又名朽骨。盖因毒瓦斯壅盛,结成此骨,非正骨也。宜服胜金丹、十全大补汤加牛膝、防己,紫金丹、乌金散、人参养荣汤加木瓜、牛膝、防己相间服。此疽因未溃之前,补剂太过,故...
... [配方] 麻根炭5根(每根约1.5市尺),蛴螬7个,蜈蚣(抽搐) [制法] 上药共研细末,备用。 [功用] 祛风止痉。 [主治] 破伤风。 [用法] 口服。上药用黄酒冲服。服后微汗佳。 [附记] 引自《正骨以验汇萃》。若服1剂后症状见减...
...损伤,折跌者正之”。即按摩和正骨两项任务。明代医学分十三科,按摩独成一科。...
...正骨器械之一。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八。有:“肩胛上出臼,……须用舂杵一枚,小凳一个。令患者立凳上,用杵撑在下出臼之处,或低,用物簟起;杵长则簟凳起。令一人把住手尾,拽去凳,一人把住舂杵,令一人助患人放身从上坐落,骨节已旧窠矣。”此种复位法...
...元代医家。一作中南。居栖碧,而号栖碧山中人。尝学习丹术,并研习方脉,意在奉养母亲,使能享高寿。后汇集古代医书精萃,着成《锡类钤方》二十二卷,此书得其友人孙允贤相助而成。书中主要论述外感、内伤,以及外证、正骨之术,类之以脉、病、因、证、治五...
...正骨手法之一。适用于牵拉肘(即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的整复。如以右肘为例:手法复位者坐于患者患肢外侧,以左手拇指置于患肘桡骨小头部,余指对握肘内侧;右手拇指置于患腕之背侧余指对握掌侧。当右手持患臂作旋后同时牵引伸肘动作时,左手拇指下压桡骨...
...中国古代医学分科的合称。明代太医院在大部分时期将医学分为十三科(见十三科条)。明·隆庆五年(公元1571年)将十三科改作十一科。包括大方脉、小方脉、妇人、外科、针灸、眼、口齿、咽喉、伤寒、正骨、痘疹等十一科。清初医学分科仍沿明末旧制分十一...
...正骨手法,肩关节脱臼整复手法。其法:令患者端坐,一助手立于患者健侧,以两手环抱患者腋下,术者外展患臂与助手作对抗牵引拔伸,待收缩之肌肉拉展,肱骨头拉至肩胛盂下时,然后屈患肘成直角,术者再转向患者背后,但肘部仍继续在牵引中,一手拇指伸至腋窝...
...①刺法名。指针刺入穴位后向上抽提的方法。《针灸大全·金针赋》:“轻浮豆许曰提。”《针灸问对》:“欲泻之时,以手捻针,慢慢伸提豆许,无得转动再出,每次提之,令细细吸气五口,……故曰提以抽气。”②推拿手法名,正骨八法之一。见《急救痧证全集》...
...中西医结合的正骨八法之一。按人体的“中轴”而言,前后侧移位(即上、下侧移位,用提按法,即两手拇指按其突出的骨折一端向下,余指提起下陷骨折的另一端向上;内外侧移位(即左、右侧移位)用端挤手法,即用一手端正骨折一端,另一手将向外突出的骨折另...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