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厉兑∶二穴金也,在足大指次指之端,去爪甲如韭叶。足阳明脉之所出也,为井。治尸厥口噤气绝,状如中恶,心腹胀满,热病汗不出,寒热疟,不嗜食而肿,足 寒,喉痹,齿龋,恶风,鼻不利,多惊好卧。针入一分,可灸一壮。2.内庭∶二穴水也,在足大指次...
...夏英白曰∶横门穴,即掌与肱交界之横纹。板门穴,在大指节下五分。从横门推到板门能止儿吐。...
...,在八卦为坎,在五行属水。其外候耳。其形如豇豆,色紫黑,有二枚,并入脊膂,附着于脊之第十四椎,两旁各一寸五分,外有黄脂包裹,内里淡白,两肾相通,有横管一条,中间一穴,乃命门也,前与脐平。其经多气而少血,酉时气血注此。其不足则厥,其有余则肠泄...
...9.背痛:背上部痛,取背腹、锁上2,加背胛1、2及反应压痛点;背下部痛,取背腹、锁上2加背胛3、4及反应压痛点。 10.胸痛:上胸部及胁肋痛,取胸1、2穴;下胸部痛取胸3、4、5穴;肋间神经痛,根据病变部位选用相应的胸穴。 11.肩痛:取...
...人体有二个长寿穴 我们每个人都有两个“长寿穴”:一个是“涌泉穴”,另一个是“足三里穴”。 涌泉穴是肾经的一个重要穴位,经常按摩此穴,有增精益髓、补肾壮阳、强盘壮骨之功效。肾是主管生长发育和生殖的重要脏器,肾精充足就能发育正常,耳聪目明,...
...甲时窍阴前陷谷.丘虚阳 委中续.己合隐白鱼际连.太 中封少海属.甲与己合 己合甲病汗不出.痰疟及强癫.白翳生于目.刺其前谷痊.胃陷谷(俞土)面目浮虚肿.身心怯振寒.须针陷谷穴.休作等闲看.丘虚(原)痿厥身难转.髀枢痛不苏. 酸并脚痹.当下...
....(支沟)肺辛日(丙与辛合.肺引血出行.)辛卯时少商.(井肺)癸巳时然谷.(荥肾)乙未时太冲.(俞肝)丁酉时灵道.(经心)己亥时阴陵泉.(合脾)辛丑时血纳包络.膀胱壬日(丁与壬合.膀胱引气出行.水.原在午.水入火乡.)壬寅时至阴.(井膀胱)...
...笼。天鼎:一名天项。天突:一名天瞿。扶突:一名水穴。天池:一名天会。人迎:一名五会。缺盆:一名天盖。俞府:一名输府。玉堂:一名玉英。神阙:一名气舍。四满:一名髓府。腹结:一名肠窟。冲门:一名上慈宫。气冲:一名气街。横骨:一名曲骨端。辄筋:一...
...经穴指分布在经脉体表循行路线上穴位的总称。 【经穴】 指分布在经脉体表循行路线上穴位的总称,其中包括十二正经的经穴和奇经中任、督二脉的经穴(即“十四经经穴”)。至于奇经中的其它六脉均没有专穴。五俞穴的一种,均位于腕关节或踝关节附近。《灵枢...
...肠鸣,无汗振寒痰疟病,胃脉得弦泻此平。〖注〗陷谷穴,主治面目浮肿,及水病善噫,疝气少腹痛,肠鸣腹痛,疟疾振寒无汗等证。或胃脉得弦。皆宜针五分,留七呼,灸三壮。内庭主治痞满坚,左右缪灸腹响宽,兼刺妇人食蛊胀,行经头晕腹疼安。〖注〗内庭穴,主治...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