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散瘀,活血调气。主痈疽,肿疡。【用法用量】水煎服。疮背上及冬月,加羌活;内热及夏热,加连翘、山栀;消肿,加牛蒡子、穿山甲;痛甚,加乳香、没药;小便涩,加木通;泄泻,加苍术。【摘录】《疡医大全》卷七...
...本品为橄榄科植物没药树或爱伦堡没药的干燥树脂。【性味归经】苦,平。归心、肝、脾经。【功能】散血止痛,消肿生肌。【主治】痈疽肿痛,心腹、筋骨诸痛,损伤瘀血,外用可敛疮生肌。【成分】含树脂、挥发油、树胶等。【药理】活血散瘀镇痛。外用有收敛和...
...热熨法是采用药物和适当的辅料经过加热处理后,敷于患部或腧穴的一种治疗方法。 本法是中医独特、有效的外治法之一。它可借助温热之力,将药性由表达里,通过皮毛腠理,循经运行,内达脏腑,疏通经络,温中散寒,畅通气机,镇痛消肿,调整脏腑阴阳,从而...
...5,长过花瓣;子房下位,5-7室,花柱合生成粗短的柱状,长约0.5mm。浆果球形,直径约5mm,熟时暗紫色。花期11-12月,果期翌年1月。 【性味】味淡;微苦;性平 【功能主治】疏风清热;除湿通络。主感冒;发热;妇女热病夹经;风湿痹痛;...
...疏风清热降压。主治高血压病。 四、雷诺氏病 散寒洗剂(《中国民间疗法》) 水蛭30g,土元、桃仁、苏木、红花、血竭、川牛膝各lOg,附子15g,桂枝20g,地龙30g,甘草45g,乳香、没药各lOg。上药水煎取液,倒入木桶内浸洗,每日1~2次...
...辛温香窜,入脾肺而下及肾、膀,善疏邪逆之气,以致其平,为降气疏逆专药。血炎者并忌。滴乳香一名熏陆香。苦温辛香,入心而通行十二经;活血舒筋,祛风止痛,为治痹活络专生研用。明没药性味苦平,入十二经。散瘀破结,消肿定痛,为血痹消滞专药。微焙用。...
...小腿内侧,皮肤红肿疼痛,去某医院治疗,诊为血栓性静脉炎。经抗炎镇痛治疗20余天,不见好转,遂来我院就诊。诊见左内踝上处,触有索条状肿物硬痛,长约30cm压痛,舌质淡稍暗,脉弦无力。此属络伤血瘀,毒蕴结聚所致。治宜活血散瘀,行气通络,消肿解毒...
...呼吸困难,但成人极为少见。 急性喉炎属中医“急喉暗”范畴,笔者分为以下3型治疗: 风热犯喉证 声音嘶哑或失音,喉部灼热干痛,咽喉部肿胀,声带色红伴发热、恶寒,痰黄稠;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治则疏风清热,宣肺开音。方用疏风清热汤加减:薄荷冰...
...。 [功效]行气通络,化瘀止痛。本食疗方适用于患者气滞血瘀疼痛等症。 [评价]橘核性味苦温,善于行气散结止痛,临床上,现代常用于治疗乳腺癌、甲状腺癌、淋巴结的癌瘤,均获得一定疗效。乳香、没药均以散瘀止痛为用,因其味辛能散,能活血散瘀,兼能行...
...5室,花柱5,分离。蒴果,成熟时室背开裂,将种子弹出。花期4~5月。 【生境分布】生于山地林下较阴湿的地方。分布我国西部、中部、南部从云南至台湾等地。 【性味】《四川中药志》:"性平,味酸微辛,无毒。" 【功能主治】清热利尿,散瘀消肿。治...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