掺药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也是外用药。掺药一般是把少量药粉放在膏药药中心,贴在肿疡上;掺药也可以掺布于油膏上,或直接掺布于疮面上,或粘附于药线上,而插入疮口内。由于掺药处方不同,所以具有消肿、散毒、提脓去、腐蚀而平1肉、生肌收口、定痛止血等不同作用(提脓去的升...

http://qihuangzhishu.com/109/1545.htm

掺药_外治及其他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也是外用药。掺药一般是把少量药粉放在膏药药中心,贴在肿疡上;掺药也可以掺布于油膏上,或直接掺布于疮面上,或粘附于药线上,而插入疮口内。由于掺药处方不同,所以具有消肿、散毒、提脓去、腐蚀而平1肉、生肌收口、定痛止血等不同作用(提脓去的升...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chanyao-1773.html

麝香痛搽剂(马应龙)_骨伤科中成药_【中医宝典】

...麝香痛搽剂活血祛瘀,疏通经络,消肿止痛。用于各种跌打损伤,瘀血肿痛,风湿瘀阻,关节疼痛。 通用名称:麝香痛搽剂 汉语拼音:Shexiang Qutong Chaji 剂型:搽剂 【成份】人工麝香、红花、樟脑、独活、冰片、龙血竭、薄荷脑...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chengyao/a6670.html

皮银杏粥治带下_带下病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原料】皮90克,银杏9克,大米60克。 【制作】将银杏去壳、去芯后同皮、大米(洗净)同煮成稠粥。 【用法】每日1~2次,温热食,一般服5~7次见效。 【功效】敛肺定喘,收涩止带。 【主治】适用于脾虚型、湿毒型带下。 【宜忌】银杏有毒...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1851.html

苔_四诊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舌苔如豆腐渣堆铺舌面,松而厚,可以拭去。多见于宿食化,但患者胃气末伤。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futai-1274.html

论白证_《重楼玉钥续编》_中医五官书籍_【岐黄之术】

...喉间白一证,俗名白菌,即白缠喉是也。廿年以前,此症患者尚少,迩来染是疾者甚多,每为误治而夭者,不知凡几,深可悯也。凡大人患此症,犹易施治,惟小儿为尤难。盖因其幼小体质薄弱,脾肾不足故也。是以小儿之白证,多于大人,必且传染,若治之不善,...

http://qihuangzhishu.com/831/26.htm

风湿妙法_妙方精选_【中医宝典】

...配伍中药地龙、川芎、白芷等炖或煲水蛇,有风湿、强筋骨的功效,既是治疗风湿病的食疗,也对水湿重时关节疼病、屈伸不利、腰膝痹痛有辅助治疗作用。 材料:黑豆100克,地龙、川芎、白芷各8克(中药店有售),水蛇肉400克、瘦猪肉50克、生姜3片。...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29451.html

乳痨_【中医宝典】

... 二、外治法 (一)初起用阳和解凝膏或回阳玉龙膏掺桂麝散敷贴。. (二)成脓乳痨合并感染,肿块波动明显时,宜切开排脓。 (三)溃后切开排脓后或溃后疮口有肉,可用红油膏掺五五丹或七三丹盖贴;脱新生,可用生肌散、生肌白玉膏或生肌玉红膏等外敷...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247.html

与浓腻不同辨_《察舌辨症新法》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浓与浓腻不同,者如渣,如筋如豆腐堆铺者,其边浓为阳有余,能鼓胃中腐化浊气上升,故有此象。若浓腻则中心稍浓,其边则薄,无毛孔,无颗粒,如以光滑之物刮一过者,此为浓腻,为阳气被阴邪所抑,必有湿浊、痰饮、食积、瘀血、顽痰为病,宜宣化。一...

http://zhongyibaodian.com/chashebianzheng5160/157-15-0.html

婢_《新修本草》_中医本草书籍_【岐黄之术】

...味辛,平,无毒。主 疟寒热,邪气,泄痢,阴不起,止消渴,病酒头痛。生汉中,即小豆华也。七月采,阴干。花用异实,故其类不得同品,方家都不用之,今自可依其所主以为疗也。但未解何故有婢之名。《本经》不云是小豆花,后医显之耳。未知审是否?今海边...

http://qihuangzhishu.com/223/798.htm

共找到20,64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