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脊髓节段的神经支配),如浆膜炎,肾盂肾炎,骨质疏松症,压迫性骨折或骨髓炎。因疼痛,肌紧张和脊柱旁肌肉压痛引起的背部活动受限,是所有影响肌肉骨骼和神经系统的疾病所共有的特点(机械性疼痛),疼痛在休息时加重,随伸展运动或活动而减轻,这是纤维...
...背部疼痛的原因是退化和劳损。对于30~55岁的背部疾患者,倘若能坚持做背部健身操,就能有效地预防或推迟背部疼痛的到来。 增加下腹部力量 仰卧,举腿,直到大腿与腹部垂直。小腿要与大腿成直角。努力把大腿垂直上举,直到臀部微离地面,但背部不能离开...
...。疮出左者,去中骨半寸灸左;出右者,灸右;出左右者,并灸左右。手部二穴疮发于手部,则自肩上高骨端(即肩 穴)至第三指头爪甲端断之。以其杆当结喉下,至项后双垂之,如头部法。背腹部二穴(自大椎下至鸠尾骨端为背部,自天突穴下至阴毛际为腹部,两腋亦...
...定位:位于手中指背部,第三节前,爪甲后陷中。左右手各1穴。主治病症:齿神经痛。备考:《针灸腧穴索引》:“中指之节,中指之节之前,爪甲后陷中。灸三壮。主治齿神经痛。奇穴。”...
...)选穴 肝俞、肾俞、期门、行间、足三里、三阴交。(见图2-5-1、图2-5-3、图2-5-4、图2-5-5) (2)定位 肝俞:在背部,当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肾俞:俯卧位,在第二腰椎棘突下,命门(督脉)旁开1.5寸。 期门:在...
...1.附分∶二穴在第二椎下,附项内廉,两傍相去各三寸,手足太阳之会,正坐取之。治肩背拘急,风冷客于腠理,颈项强痛不得回顾,风劳,臂肘不仁。可灸五壮,针入三分。2.魄户∶二穴在第三椎下,两傍相去各三寸,正坐取之,足太阳脉气所发。治背 痛,咳逆...
...阳交,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另名别阳、足髎。属足少阳胆经。阳维脉之郄穴。当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7寸,腓骨后缘。布有腓肠肌外侧皮神经和腓动、静脉分支。主治胸胁胀满,膝踝肿痛,脚气,惊厥,下肢痿痹,用胆囊炎,肋间神经痛,坐骨神经痛,腓肠...
...犊鼻穴属足阳明胃经穴位,出自《灵枢.本输》:“刺犊碧者,屈不能伸。”该穴具有通经活络,疏风散寒,理气消肿止痛的作用。穴性属土,在蜂针疗法中,该穴应用十分广泛。 【取穴方法】 屈膝,在膝部,髌骨与髌韧带外侧凹陷中。 【解剖】 在髌韧带外缘;...
...曲骨穴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回骨。属任脉。任脉、足厥阴之会。在下腹部,当前正中线上,耻骨联合上缘的中点处。布有髂腹下神经的分支,腹壁下动脉及闭孔动脉的分支。主治小腹疼痛,月经不调,带下,遗精,阳萎,疝气,遗尿,尿闭等。直刺...
...外丘,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少阳胆经。足少阳之郄穴。在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7寸,腓骨前缘,平阳交穴。一说在“外踝上六寸”(《循经考穴编》)。布有腓浅神经和胫前动、静脉肌支。主治头项痛,胸胁痛,腿痛,脚气,下肢麻痹,胆囊炎,肝炎,...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