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指久患疮疡者。疮家忌用汗法。《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疮家身虽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痉。”②疮,通创。指创伤失血者。其临床治疗亦不宜发汗。...
...治乱。西夏典策云亡,其文志不少概见,因就管窥所及,略志数条,姑存梗概,简漏之讥,知所不免。 一、王氏�《西夏事略》、刘氏温润《西夏须知》、孙氏巽《夏国枢要》及《夏台事迹》诸书,言人人殊,较之正史,不无舛错。至于前贤章奏、郡国图经以及家乘、志...
...改为《脉诀》,其书之鄙谬,人人知之,然未能一一驳正也。至元戴启宗作刊误,字剖句析,与之辨难,而后其伪妄始明。启宗书之精核,亦人人知之,然但斥赝本之非,尚未能详立一法,明其何以是也。时珍乃撮举其父言闻《四诊发明》,著为此书,以正《脉决》之失。 ...
...解剖结构名。泛指胃、大肠、小肠等。《灵枢·本输》:“大肠、小肠皆属于胃,是足阳明也。”《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无力为虚热。实脉脉象的一种。脉来去俱盛,轻按重按均应指有力。主实证,多见于实热内结、停痰食积等。十问问诊中,把询问病情的重点归纳为十条,称为“十问”。见于:《景岳全书》:「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九因...
...东垣丹溪治病方论 或问东垣丹溪治病之法 暑病 附:滑伯仁先生《诊家枢要》 左右手配脏腑部位 五脏平脉 四时平脉 呼吸浮沉定五脏脉 因指下轻重以定五脏 三部所主(九候附) 持脉 脉贵有神 脉阴阳类成 卷之四 风症 拟治诸方 卷之五 脐风 变蒸 ...
...“三部脉革,长病得之死,卒病得之生。” 《三因方》:“革为满、为急、为虚寒相搏,妇人为半产漏下。” 《诊家枢要》:“革气血虚寒,革易常度也,妇人则半产下,男子则亡血失精,又为中风寒湿之诊。” 《濒湖脉学》:“革脉形如按鼓皮,芤弦相合脉寒虚,...
...指平素多汗、易出汗的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汗家,重发汗,必恍惚心乱,小便已,阴寒,与禹余粮丸。”汗为津液所化,汗家久汗必耗伤阴气,如误用汗法,则犯虚虚之过,使病证加重。...
...简便,须当以《内经》为主,高士宗部位说宜熟读之辨舌说望色外又有辨舌之法,舌上无苔为在表,鲜红为火,淡白为寒(指无苔言。)若有白苔为半表半里,黄苔为在里,黑苔病入少阴多死。苔润有润者为寒,苔燥无液者为火。舌上无苔,如去油猪腰子为亡液,名镜面舌...
...。但诊寸口而数其至,则脏腑之衰旺可知也。)五十动而不一代者,五脏皆受气。(代者,止而复来也。盖脏有所损,则气有所亏,故不能营运也。若五十动而无止者,则终无止矣。五脏之气皆足,和平之脉也。)四十动而一代者,一脏无气。(《难经》曰∶‘吸者随阴入...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