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二。指结核型麻风晚期出现的面生红堆,黄而有浮光,或如狮面,耳垂肿大的疾病。为感受风疠之邪致病,多在体虚元气不充之人发病。实证者以攻毒、杀虫、驱风、驱湿为主,方选扫风丸;虚证以扶正驱邪为主方选四六汤;虚实夹杂证以养血...
...药学著作。二卷。又名《药要便蒙》。清·谈鸿鋆撰。刊于1881年。本书将常用药物365种(其中《神农本草经》143种,后世本草著作222种),分为补益、宣通、祛寒、泻热、驱风、除痰、润燥、利湿、收涩、消散等七门。每门列若干药物,每药撰四言诗...
...药学著作。二卷。又名《药要便蒙》。清·谈鸿鋆撰。刊于1881年。本书将常用药物365种(其中《神农本草经》143种,后世本草著作222种),分为补益、宣通、祛寒、泻热、驱风、除痰、润燥、利湿、收涩、消散等七门。每门列若干药物,每药撰四言诗...
...功能主治】驱风解热。主治外感风热,头痛,咽喉肿痛,牙痛。 【用法用量】1~3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我国古代医家将孕妇禁用和慎用的40种中草药,编成了一首歌诀,叫《妊娠禁忌歌》: 芫斑柴胡、天仙子、马鞭草、白附子、麻黄、冬葵子、蓖麻油、番泻叶等。 孕妇应禁用和慎用的中药,概括起来为大多为活血化瘀药、凉血解毒药、行气驱风药、苦寒清热药。 ...
...[配方] 露蜂房1只,白酒适量。 [制法] 将上药爆烧存性,研未备用。 [功用] 驱风攻毒。 [主治] 风热牙龈红肿痛连及头面;喉痹肿痛、舌质红、苔黄、脉浮数。 [用法] 口服。每取药本0.5—1克以白酒少许调和含漱。痛末止再含漱。 [...
...本品为樟科植物乌药的干燥根。【性味归经】辛,温,归肺、脾、肾、膀胱经。【功能】顺气止痛,温肾散寒。【主治】胸腹胀痛,气逆喘急,膀胱虚冷,遗尿尿频,疝气,痛经。【成分】含挥发油,主要为乌药烷、乌药烯、乌药醇等。【药理】有健胃驱风、促进肠蠕动...
...脾胃湿盛成水泻,懒食溏泻色多黄,清浊不分溺短涩,胃苓升阳除湿汤。【注】水泻者,皆因脾胃湿盛,以致清浊不分,变成水泻之证。其候小便短涩、懒食、溏泻色黄,宜用胃苓汤以除湿。若泻久不止,则用升阳除湿汤治之,其证自愈。胃苓汤苍术(炒) 陈皮 浓朴...
...古人用蝉,今人用蜕,气性亦相近。味咸寒。主小儿惊痫夜啼,癫病寒热。皆小儿风热之疾。蚱蝉感凉风清露之气以生,身轻而声嘹亮,得金气之发扬者也。又脱落皮壳,亦属人身肺经之位,故其性能清火驱风,而散肺经之郁气。若其质轻虚,尤与小儿柔弱之体为宜也。...
...古人用蝉,今人用蜕,气性亦相近。味咸寒。主小儿惊痫夜啼,癫病寒热。皆小儿风热之疾。蚱蝉感凉风清露之气以生,身轻而声嘹亮,得金气之发扬者也。又脱落皮壳,亦属人身肺经之位,故其性能清火驱风,而散肺经之郁气。若其质轻虚,尤与小儿柔弱之体为宜也。...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