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古德诺发表《共和与君主论》,宣扬中国适合君主制。此期间,杨度也写了一篇两万多字的《君宪救国论》,吹捧袁世凯。在袁世凯授意下,此六人以“研究共和政治得失”为名,于8月14日联合发起成立筹安会,鼓动复辟帝制。陈树藩、陈宦也随之响应。袁世凯于...
...“立此存照”(四) 晓角 近年的期刊有《越风》〔2〕,撰人既非全是越人,所谈也非尽属越事,殊不知其命名之所以然。自然,今年是必须痛骂贰臣和汉奸的,十七期中,有高越天先生作的《贰臣汉奸的丑史和恶果》,第一节之末云:“明朝颇崇气节,所以亡国...
...儒医本色。 中国传统的音乐和书法等艺术形式与中医药也有密切的关联。如体现中国古代音乐的两大要素——旋律和节奏的“和”与“节”的思想,对中医理论、疾病防治和养生有着深刻的影响。《乐记》:“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和,故百物不失;节,故祀...
...资本主义社会,有闲阶级,就是有钱阶级。” 〔3〕《癸辛杂识》 笔记集,共六卷,南宋周密著。《小说旧闻钞》再版时,在“水浒传”篇补入此书所录的龚圣与作宋江三十六人赞并序。 〔4〕《曲律》 戏曲论著,四卷,明代王骥德著。《小说旧闻钞》再版时,从此书...
...,是现存《文选》最早的完整刻本。 〔7〕宋本《文选》六臣注 《文选》除李善注本外,还有唐代开元时吕延济、刘良、张铣、吕向、李周翰合注本,世称“五臣注”。宋人将两本合刻,称《文选六臣注》。 〔8〕相传唐钞《文选集注》残本 未题集注者名,与六臣...
...议事、调琴歌唱、弈棋作画,以追求高雅的享受。“茶道”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和修身养性的方式,最早起源于中国。中国人至少在唐或唐以前,就在世界上首先将茶饮作为修身养性之品,唐朝《封氏闻见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这...
...三十二期。照例的坏脾气,从三十二期倒看上去,不久便翻到第一篇《日记文学》,也是达夫先生做的,于是便不再去寻《在方向转换的途中》,变成看谈文学了。我这种模模胡胡的看法,自己也明知道是不对的,但“怎么写”的问题,却就出在那里面。 作者的意思,...
...倒是可虑的。 六月十一日。 【注解】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四年六月十六日《申报·自由谈》。 〔2〕“实繁有徒”语见《尚书·仲虺之诰》,意思是这种人确实不少。 〔3〕伦教糕一种广东式糕点。 〔4〕老九章指上海老九章绸缎庄,约在一八六○...
...重视文章的内容,主张文以明道,认为“道”应于国于民有利,切实可行。他注重文学的社会功能,强调文须有益于世。他提倡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结合,指出写作必须持认真严肃的态度,强调作家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他推崇先秦两汉文章,提出要向儒家经典及《...
...来解释印度佛教,于是产生了佛教玄学。其中,以僧肇的思想影响为最大。 僧肇著有《不真空论》与《物不迁论》等文,对当时的佛学,尤其是对魏晋玄学作了总结。他认为玄学的贵无思想与崇有思想都是各执一偏的理论,真谛应当是合有无为一。他说:“虽有而不有”...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