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衷中参西录》一味薯蓣饮治劳瘵发热,或喘或嗽,或自汗,或心中怔忡,或因小便不利,致大便滑泻,及一切阴分亏生怀山药(四两,切片) 煮汁两大碗,以之当茶,徐徐温饮之。山药之性,能滋阴又能利湿,能滑润又能收涩。是以能补肺补肾兼补脾胃。且其含...
...与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如研末吞服,每次三分至五分。【方剂举例】三灰散(《类证治裁》)血余炭、陈棕炭、绢灰。治崩漏下血。《医学衷中参西录》血余炭血余者,发也,不 则其质不化,故必 为炭然后入药。其性能化瘀血、生新血有似三七,故善治吐血、...
...》原文∶三阳合病,脉浮大,上关上,但欲眠睡,目合则汗。陶华氏谓,此节所言之病,当治以小柴胡加葛根、芍药。而愚对于此证有治验之案二则,又不拘拘于小柴胡汤中加葛根、芍药也。试详录二案于下,以质诸医界。一人年过三旬,于初春患伤寒证,经医调治不愈。...
...《医学衷中参西录》醒脾升陷汤治脾气虚极下陷,小便不禁。生箭 (四钱) 白术(四钱) 桑寄生(三钱) 川续断(三钱) 萸肉(四钱,去净核) 龙骨(四钱, 捣) 牡蛎(四钱, 捣) 川萆 (二钱) 甘草(二钱,蜜炙)《内经》曰∶“饮入于胃,...
...所著《医谈传真》(1844)一书中,将王清任《医林改错》中的“脏腑图”与西洋人所绘“解剖图”加以对比。在来华的外籍医生中也有人对中、西医学进行比较研究,英人合信氏可谓最早的代表。由此可以看出19世纪中期到30世纪初期,中国医学界对中西医学...
...脑充血病之说倡自西人,而浅见者流恒讥中医不知此病,其人盖生平未见《内经》者也。尝读《内经》至调经论,有谓“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反则生,不反则死”云云,非即西人所谓脑充血之证乎?所有异者,西人但言充血,《内经》则谓血之...
...《医学衷中参西录》滋饮治消渴。生箭 (五钱) 大生地(一两) 生怀山药(一两) 净萸肉(五钱) 生猪胰子(三钱,切碎)上五味,将前四味煎汤,送服猪胰子一半,至煎渣时,再送服余一半。若遇中、上二焦积有实热,脉象洪实者,可先服白虎加人参汤数剂...
...《医学衷中参西录》鲜小蓟根鲜小蓟根∶味微辛,气微腥,性凉而润。为其气腥与血同臭,且又性凉濡润,故善入血分,最清血分之热。凡咳血、吐血、衄血、二便下血之因热者,服者莫不立愈。又善治肺病结核,无论何期用之皆宜,即单用亦可奏效。并治一切疮疡肿疼...
...(1860—1933) 张锡纯,近代中西汇通医家。反对崇古泥古,固步自封,并崇尚实验。毕生从事临床与研究著述,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第六期。 1933年 创办中医函授学院。 1933年9月 卒于天津。 ...
...钱)共煎汤三盅,分三次温服下。每次送服卫生防疫宝丹五十粒。方载后方中。甘松亦名甘松香,即西药中之缬草也。《本草纲目》谓马氏《开宝本草》,载其主恶气,卒心腹痛满。西人谓其善治转筋,是以为治霍乱要药。且其性善熏劳瘵,诚有解毒除菌之力也。复诊 将...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