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育肠圆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育肠圆【处方】乌梅肉、黄连(去须),各一分;诃子皮、罂粟壳(去盖.筋.蜜炙)、肉豆蔻(包湿纸裹.煨),各半两;当归(去芦.酒浸一宿.焙)一两。【炮制...
...目录 《直指》大宁嗽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直指》:大宁嗽汤【处方】北五味子1分,茯苓1分,桑白皮(炒)1分,紫苏1分,细辛1分,橘皮1分,枳壳(制)1分,杏仁(去皮,炒)1分,阿胶(炒酥)1分,甘草(炙)1分,罂粟壳(去筋萼,截...
...目录 《普济方》花香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普济方》:花香散【处方】罂粟壳(制)1两,陈皮(去白)1两,粉草1两,厚朴半两,青皮1分,白姜1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正脾去积,和气暖中。主妇人、男子、小儿阴阳不和,冷热相搏...
...目录 《普济方》蜡杏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普济方》:蜡杏汤【处方】柴胡1钱,桔梗1钱,甘草1钱,老鼠刺根2钱,黄芩2钱,茴香(炒)2钱,罂粟壳(去蒂根,蜜炙)2钱,胡椒2钱,乌梅1钱,黄蜡1钱,杏仁1钱,款冬花1钱。【功能主治】...
...目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秘传斗门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秘传斗门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秘传斗门散【处方】黑豆(炒.去皮)十二两,干姜(炮)四两,罂粟壳(蜜炒)半斤,地榆(炒)、甘草(炙),各六两;...
...、炙甘草各64克,干姜(炭)、木香、砂仁、防风、罂粟壳各38克,儿茶32克。粉碎成细粉,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每天服3次,每次服1丸。 本方有健脾益肾,温中止痛,涩肠止泻的功效,用于慢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肠功能紊乱而见上述证候者,见效...
...岁以下患儿病情复杂多变,使用镇咳药可能掩盖病情,延误治疗。此外,不少镇咳药含可待因、麻黄碱、樟脑酊、罂粟壳等成分,经常服用容易成瘾,对身体造成大伤害。 梁智明副主任药师说,患儿出现咳嗽等不适症状应针对病因治疗,如服用消炎、抗菌药物,或...
...枣子、乌梅各七枚,煎至一大盏,分二服服之。赤痢者加乌豆二粒,白痢者加干姜五钱。罂粟壳治痢,服之如神,但性紧涩,多令人呕逆,既以醋制,加以乌梅,不致为害。然呕吐人,则不可服。大率痢疾,古方谓之滞下,多因肠胃素有积滞而成。此疾始得之时,不可遽止,...
...《万氏秘传片玉心书》固肠丸红椿树根白皮、白椿树根白皮各等分,为末,米糊丸,陈米饮送下。《是斋百一选方》固肠丸治脏腑滑泄,昼夜无度。吴茱萸(拣净) 黄连(去须) 罂粟壳(炙,去穣蒂)上三味等分为末,醋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米饮下,...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人参清肺汤【处方】地骨皮、人参(去芦)、阿胶(麸炒)、杏仁(去皮.尖.麸炒)、桑白皮(去粗皮)、知母、乌梅(去核)、甘草(炙)、罂粟壳(去蒂.盖.蜜炙),各等分。【炮制】上俰咀为粗散。【功能主治】治肺胃虚热寒,咳嗽喘急,...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