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药法_《医学源流》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以助药力,又一法也。如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则以甘澜水先煎茯苓。如五苓散,则以白饮和服,服后又当多饮暖水。小建中汤,则先煎五味,去渣而后纳饴糖。大柴胡汤,则先煎五味,去渣而后纳饴糖。大柴胡汤,则煎减半,去渣再煎。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则煎药成而后...

http://qihuangzhishu.com/160/52.htm

喜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①快乐,高兴。七情或五志之一。《素问·玉机真脏》:“忧恐悲喜怒,令不得以其次,故令人有大病矣。”《素问·阴阳应象大》:“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②喜爱,爱好。《灵枢·五味》:“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酸,先走肝;谷味苦,先走心;...

http://qihuangzhishu.com/195/1459.htm

叶香岩杂病_【中医宝典】

...应用于一些久病,顽疾,开创了一个全新的领域,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2.第二段:叶氏在这一段落,提出了<用药必首推气味>,按气---指四气:寒,热,温,凉;味---指五味,酸,苦,甘<淡>,辛,咸.<素问.至真要大>说: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1660.html

五脏别论篇_《冯氏锦囊秘录》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肺,而肺气行于气口,故变见于气口也。《玉机真脏》云∶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脏气者,不能自致于手太阴,必因于胃气,乃致于手太阴也。言胃而脾可知矣,五味入口,入于腑,五气入鼻,入于五脏,惟心肺居于膈上,受此五气,故心肺有病而鼻...

http://qihuangzhishu.com/342/20.htm

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汤证_《经方实验录》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叶瑞初君(丽华公司化妆部)初诊 (二月十七日) 咳延四月,时吐涎沫,脉右三部弦,当降其冲气。茯苓(三钱) 生甘草(一钱) 五味子(一钱) 干姜(钱半) 细辛(一钱) 制半夏(四钱) 光杏仁(四钱)二诊 (二月十九日) 两进苓甘五味姜辛半夏...

http://zhongyibaodian.com/jingfangshiyanlu/1032-5-8.html

总_《中风》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而至柔,故形体丰肥者其气反弱。地气至浊,全凭喉舌为出入,其饮食之权则以脾为主,《内经》所谓地气通于嗌也。地气有三∶食谷者,智人为万物之灵也;食肉者,勇鹰虎之属也;食草者,力牛马之属也。又有五味∶属木者酸,属火者苦,属金者辛,属水者咸,属土者...

http://qihuangzhishu.com/277/8.htm

《内经评文》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日月第四十一 病传第四十二 淫邪发梦第四十三 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第四十四 外揣第四十五 五变第四十六 本藏第四十七 卷八 禁服第四十八 五色第四十九 勇第五十 背第五十一 卫气第五十二 痛第五十三 天年第五十四 逆顺第五十五 五味第五十六 ...

http://qihuangzhishu.com/712/index.htm

《内经评文》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日月第四十一 病传第四十二 淫邪发梦第四十三 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第四十四 外揣第四十五 五变第四十六 本藏第四十七 卷八 禁服第四十八 五色第四十九 勇第五十 背第五十一 卫气第五十二 痛第五十三 天年第五十四 逆顺第五十五 五味第五十六 ...

http://zhongyibaodian.com/neijingpingwen/index.html

脾胃皆交于口而脾为之主_《重楼玉钥续编》_中医五官书籍_【岐黄之术】

...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开窍于口,藏精于脾,足阳明胃之脉,侠口,下交承浆。(《素问》)侠口属冲任二脉。(《灵枢》)口属脾胃,大肠脉交口,然毕竟脾经为主。盖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乃运化精液以营养五脏,五脏之气,皆统于脾。五脏偏盛,皆验于口。胃经...

http://qihuangzhishu.com/831/9.htm

栝蒌茯苓汤_中医方剂书籍汇集【中药方大全】

...《伤寒杂病》栝蒌茯苓汤栝蒌大者一枚(共皮子捣) 茯苓三两 半夏三两(洗) 黄连二两 甘草一两(炙)右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温服一升,日再服。伤暑,发热,无汗,水行皮中故也,脉必浮而滑,先以热水灌之,令汗出,后以竹茹半夏汤与之。 目录...

http://zhongyaofangji.com/yaofang/gualoufulingtang.html

共找到83,55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