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洪曾描述如“人行经草丛、沙地、被一种红色微小沙虱叮咬,即发生红疹,三日后发热,叮咬局部溃疡结痂”,颇似现代恙虫病。但直到1948年才于广州分离出恙虫病立克次体。国外最早系日本人于1810年首先描述本病,1927年日本学者绪方规雄等用病人血液...
...。江中采出芦芦令夫妇和同。用之有法。此江中出波芦也。虱建草味苦,无毒。去虮虱。挪取汁沐头,尽死。人有误吞虱成病者,捣绞汁,服一小合,亦主诸虫疮。生山足湿地。茎叶似山丹,微赤,高一、二尺。又有水竹叶,如竹叶而短小。生水中,亦云去虱,人取水竹叶...
...味甘、苦,气微温。又云∶微寒。无毒。一云∶有小毒。随处生长,用惟取根。劈开去心,酒浸火炒。主肺热上气,止年久咳嗽急求;治传尸骨蒸,杀寸白蛔虫须用。又专治虱,亦可去疳。烧汤洗牛马身虱不生,烧烟熏树木蛀虫即死。人家烧烬,尽逐蠓蝇。...
...一种少见的由五日热巴尔通体引起的虱传热病,主要见于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军队中。 患者生活在虱严重侵扰地区可考虑战壕热,钩体病、斑疹伤寒、回归热和疟疾必须排除。病原体的鉴定可通过寄生虫的检测:在吸取病人血液后的1周,正常体虱可分泌五日热...
...的繁殖能力很强,每天可以繁殖40-50个,长时间不知道可能导致虱疮,继发感染其他系统疾病,由于阴虱可以自由活动,长时间不能彻底治愈可以传播到身体其他有毛发部位,比如头发、腋窝等处,增加治疗的难度,可以导致夫妻双方、朋友及家人等感染,引起...
...杀虫止痒。 【用途】 适用于疥疮。 【用法】 淋洗患处或加热水作全身浸浴,隔天1次,每次20分钟,连洗5次为1个疗程。 ◎灭虱洗方 【组成】 当归尾15克,苦参1 5克,海桐皮15克,蛇床子15克,百部15克,鹤虱草30克。 【制法】 以上6...
...味苦,寒,无毒。主疥瘙痂痒,恶疮,杀虱,留热在骨节间,明目。《唐本》注∶生敷金疮,大止血,生肉,止疼痛良。陈脏器∶主鬼气尸疰伏连,妇人血气,腹内满及冷热久为驻颜亦用。癣、风疹,杀虱,煎洗。又云∶臭蒿子,凉,无毒。治劳,下气,开胃,止盗汗及...
...七种症病。《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症瘕证治》有蛟龙、鱼、鳖、肉、发、虱、米等七症之名,并谓其“初非定名,偶因食物相感而致患。”《东医宝鉴·杂病篇》:“症名有七,蛟、龙、鱼、鳖、獭、狐、蛇是也,亦曰蛇、蛟、鳖、肉、发、虱、米也。”...
...脾胃虚人勿用,以其味苦伤胃也。又浓煎洗牛马虱、树木虫蛀,用填孔中,更削杉木塞之,其虫即死,杀虫之功于此可知。...
...《本草经集注》百部根微温,有小毒。主治咳嗽上气。山野处处有。根数十相连,似天门冬而苦强,亦有小毒。火炙酒渍饮之。治咳嗽,亦主去虱。煮作汤,洗牛犬虱即去。《博物志》云∶九真有一种草似百部,但长大尔。悬火上令干,夜取四五寸短切,含咽汁,勿令人...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