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叶【气味】甘,温,微毒。《别录》曰︰散服使人瘦,久则呕吐。【主治】覆麻黄,能令出汗(《本经》)。和葛粉,揩热痱疮,良(《别录》)。治小儿壮热,煎汤浴之(大明)。【附方】新二。小儿伤寒︰五日以后热不退。用枣叶半握,麻黄半两,葱白、豆豉各一...
...”(即辨症法、定搓法、压棉法、缚理法、摔置法、砌砖法、托拿法、推按法)的手法和具体应用,并有较多的插图和照片,直观形象,有助于对各种手法的理解。末附方药。使全书更臻完备。1959年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排印本。《片玉心书》儿科著作。五卷。明·...
...) 大戟(一钱) 炙芜花(一钱)用十枣浓煎为汤,去滓令服,如《金匮》法,并开明每服一钱。医家郑仰山与之同居,见方力阻,不听,令减半服之,不下,明日延余复诊。知其未下,因令再进一钱,日晡始下。胸膈稍宽,然大便干燥,蓄痰未下。因令加芒硝三钱,使...
...所未发。其子太医院院使己又以其所治验。附于各门之后。皆低一格书之。后人集己遗书。为薛氏医案。此书亦在其中。考卷首苏州府知府林懋举序。有请己纂而约之之语。疑铠但草创此书。其编纂成帙,则实出己乎。后人收入己书。盖由于此。此本为嘉靖丙辰所刊。犹未...
...多相出入。是古之专门秘术。实藉此以有传。后人能参考其异同。而推求其正变。博收约取。应用不穷。是亦仰山而铸铜。煮海而为盐矣。又乌可以蘩芜病哉。〔保生余录〕医藏目录二卷 存〔李氏(恒)周府袖珍方〕四卷 存合肥县志曰。李恒。字伯常。合肥人。洪武初。...
...。虞抟 字天民、号恒德老人,正德花溪人。着《医学正传》、《医学权舆》、《医学集成》。方广 字约之,号古庵,嘉靖休宁人。读儒之暇,留意医经,为名医。善用丹溪法,着《丹溪心法附余》、《药性书》、《伤寒书》。薛己 字新甫,号立斋,吴郡人,家世明医...
...左手脉数,热多,脉涩,有死血,浮弦为肝风;右手滑实为痰积,脉大是久病,虚大是气虚。正元丹(《秘旨》)治命门火衰,不能生土,吐利厥冷有时,阴火上冲,则头面赤热,眩晕恶心,浊气逆满,则胸胁刺痛,脐腹胀急。人参(三两,用川乌一两煮汁收入,去川乌...
...教育新法令》有关医药教育规程令颁布两次。第一次民国元年(1912年)11月22日部令第25号。《医学专门学校规程令》部令第26号《药学专门学校规程令》,医药两门各课程学科均漏列中医中药。第二次民国二年(1913年)1月,教育部公布大学规程,...
...研究《伤寒杂病论》文献发展史上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钱超尘先生的弟子石琳和王庆国在《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现存版本对比研究一文中写道:“敦煌遗书《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简称《辅行诀》)的发现,以确切的资料证明《伤寒杂病论》是在《汤液经法》一书的...
...伤寒,凡邪在三阳表里不解者,以两许为剂,加葱、姜、淡豉煎服之。候汗下兼行,表里即解。形气强者,两半为剂。形气弱者,五钱为剂。若初服,因汗少不解,则为表实,倍加麻黄以汗之。因便硬不解,则为里实,倍加硝、黄以下之。连进二三服,必令汗出下利而解也...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