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集》补遗·赋四首_古典文学_【文学360】

...《苏轼集》补遗·赋四首 《酒隐赋(并叙)》苏轼 .凤山之阳,有逸人焉,以酒自晦。 久之,士大夫知其名,谓之酒隐君,目其居曰酒隐堂,从而歌咏者不可胜纪。 隐者患其名之著也,于是投迹仕途,即以混世,官于合肥郡之舒城。 尝与游,因与作赋,归书其...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829.html

《苏轼集》补遗·记二首_古典文学_【文学360】

...《苏轼集》补遗·记二首 《讷斋记》苏轼 钱塘有大法师曰辩才,初住上天竺,以天台法化吴越,吴越人归之如佛出世,事之如养父母,金帛之施,不求而至。 居天竺十四年。 有利其富者,迫而逐之,师欣然舍去,不以为恨。 吴越之人,从之者如归市,天竺之众...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830.html

《苏轼集》补遗·尺牍四百九十三首_古典文学_【文学360】

...《苏轼集》补遗·尺牍四百九十三首 《与司马温公二首(之一)》苏轼 某顿首。 孟冬,薄寒。 伏惟门下侍郎台候万福。 某即日蒙恩,罪戾之余,宠命逾分,区区尺书,岂足上谢。 又不敢废此小礼,进退恐栗。 未缘趋侍,伏冀上为宗社精调寝兴,下情祝颂...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834.html

《苏轼集》补遗·祭文七首_古典文学_【文学360】

...《苏轼集》补遗·祭文七首 《祭刘原父文》苏轼 呜呼。 古称益友,多闻谅直。 有一而已,罔全其德。 惟公兼之,霈然有余。 惟其至明,以有众无。 譬如监然,物至而受。 罔有不照,斯以为富。 先民之言,久远绝微。 继以百家,其多如茨。 众人劬劳...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835.html

《苏轼集》补遗·书后五百六首_古典文学_【文学360】

...《苏轼集》补遗·书后五百六首 《书鲍静传》苏轼 鲍静字太玄,东海人。 五岁语父母,云:“本曲阳李氏子,九岁堕井死。” 父母以其言访之,皆验。 静学兼内外,明天文河洛书。 为南海太守行部入海,遇风,饥甚,煮白石食之。 静尝见仙人阴君受道诀,...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841.html

《时则训》原文-出自《淮南子》_古典文学_【文学360】

...1、时则训:孟春之月,招摇指寅,昏参中,旦尾中。其位东方,其日甲乙,盛德在木,其虫鳞,其音角,律中太蔟,其数八,其味酸,其臭膻,其祀户,祭先脾。东风解冻,蛰虫始振苏,鱼上负冰,獭祭鱼,候雁北。天子衣青衣,乘苍龙,服苍玉,建青旗,食麦与羊,...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880.html

《缪称训》原文-出自《淮南子》_古典文学_【文学360】

...1、缪称训:道至高无上,至深无下,平乎准,直乎绳,圆乎规,方乎矩,包裹宇宙而无表里,洞同覆载而无所碍。是故体道者,不哀不乐,不喜不怒,其坐无虑,其寝无梦,物来而名,事来而应。主者,国之心,心治则百节皆安,心扰则百节皆乱。故其心治者,支体相...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885.html

《齐俗训》原文-出自《淮南子》_古典文学_【文学360】

...1、齐俗训:率性而行谓之道,得其天性谓之德。性失然后贵仁,道失然后贵义。是故仁义立而道德迁矣,礼乐饰则纯朴散矣,是非形则百姓眩矣,珠玉尊则天下争矣。凡此四者,衰世之造也,末世之用也。 2、齐俗训:夫礼者,所以别尊卑,异贵贱;义者,所以合...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886.html

《修务训》原文-出自《淮南子》_古典文学_【文学360】

...1、修务训:或曰:“无为者,寂然无声,漠然不动,引之不来,推之不往。如此者,乃得道之像。”吾以为不然。尝试问之矣:“若夫神农、尧、舜、禹、汤,可谓圣人乎?”有论者必不能废。以五圣观之,则莫得无为,明矣。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食蠃蠬...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894.html

《要略》原文-出自《淮南子》_古典文学_【文学360】

...1、要略:夫作为书论者,所以纪纲道德,经纬人事,上考之天,下揆之地,中通诸理,虽未能抽引玄妙之中才,繁然足以观终始矣。总要举凡,而语不剖判纯朴,靡??大宗,惧为人之惽惽然弗能知也;故多为之辞,博为之说,又恐人之离本就末也。故言道而不言事,...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896.html

共找到69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