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芷50g 生天南星50g 天麻50g 羌活50g【性状】本品为黄白色至淡黄色的粉末;气香,味麻辣。【炮制】上六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即得。【功能主治】祛风,解痉,止痛。用于破伤风;外治跌扑损伤。【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1.5g,...
...◎固表消风汤 【组成】 当归12克,黄芪30克,防风12克,白术10克,刺蒺藜20克,荆芥10克,白鲜皮1 2克,蝉蜕10克,露蜂房12克。 【制法】 上诸药水煎取汁200克。 【功效】 益气固表,祛风止痒。 【用途】 适用于慢性荨麻疹...
...宿疾复发,右下肢显见蚕豆大小样红色结节,局部微热,蠕养,胀痛,全身瘀斑磊磊,脉细弦,舌紫苔薄,唇紫,口干不润。风邪与瘀浊交滞,血脉气血乖违,拟祛风泄热,和营通络。水牛角30g 白蒺藜15g 土茯苓30g 带皮茯苓9g 紫草9g 贯众9g 刘寄...
...(其症属元气不足,邪气所乘,亦有传染而患,主在肝肾二经,故多在下体发起。杨梅、下疳略同。)薛立斋治一儒者,患天泡,色 赤作痛,大便秘而不实,服祛风散毒等药,舌痛口干,脉浮而数,此邪气去而阴虚所致。用六味丸料加山栀、当归,四剂脉症顿退。又用...
...金银花、地肤子清热解毒;浮萍、木贼、蝉蜕祛风止痒;甘草调和诸药,共奏清热解毒,祛风活血之功,故用于临床效果颇佳。 牛角败毒散治疗寻常性银屑病 刘某,女,42岁,工人。2009年6月5日初诊。 主诉患皮癣已5年余,近日加重,瘙痒难忍。查其颈部...
...【药用】本品为云香科植物白藓的根或根皮。【性味与归经】苦,寒。入脾、胃、膀胱、小肠经。【功效】清热燥湿,祛风,解毒。【临床应用】用于湿热疮毒、遍身脓窠、黄水淋漓,以及皮肤瘙痒、疮癣疥癞、阴部肿痛等症。白藓皮为祛风、除湿热的药品,并可渗湿热...
...夏禹铸曰∶惊生于心,痰生于脾,风生于肝,热出于肺,此一定之理也.热盛生风,风盛生痰,痰盛生惊,此贼邪逆克必至之势.疗惊必先豁痰,豁痰必先祛风,祛风必先解热,而解热又以何者为先乎?肺主皮毛,皮毛为贼邪入内之门户,彼风、寒、暑、湿、燥、火六邪...
...秦艽(图)养血祛风.和营利水.疏肌解表.苦平略带微辛.散热润肠.入肝又能达胃.湿胜风淫之证.赖以搜除.筋痹骨痿诸邪.仗其宣利.(秦艽出秦中.其根如罗纹相交.故名之.味苦而辛.性平质润.虽有养血之能.毕竟散邪之品.然风邪在表宜用.解表者又...
...来源: 《中药制剂汇编》 用料:制川乌1 5克,制首乌1 5克,制草乌6克,追地风9克,于年健9克,白酒1升。 功效:祛风散寒,活血止痛。 适应证: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 制法:将上药置入净瓶中,入酒浸泡3天,过滤去渣留液...
...《本草便读》豆皮甘平无毒宣风气.苦涩微温行血瘀.( 豆即今之野黑豆.紧小而黑.性味与大黑豆同.但略带苦涩.其主治亦能入肾.活血祛风之力.似较大豆为过之.而尤以皮为力足耳.) 目录 《本草便读》豆皮 ▼ 相关中药 ▲ 返回目录《本草便读》...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