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汪绮石 朝代:明 年份:公元1368-1644年 陈序 华序 柯序 原序 卷上 治虚脉法总括 治虚脉法分类 治虚有三本 治虚二统 阳虚三夺统于脾 阴虚之症统于肺 虚症有六因 心肾论 心肾不交论 心肾不交与劳嗽总论 五交论 吐血论 红...
...余脾胃素弱,语云无脾胃弱老翁余窃虑焉,因常留意调养,迄今年及六旬,饮食虽不加,而精神无或减,且微恙亦少见者,知未始非调养力也。凡人欲调养脾胃,必先察夫脾胃性情,明夫脾胃体用,而后调养有方。书云:胃阳弱而百病生,脾阴足而万邪熄,似治胃专究夫...
...目录 《辨证录》加减八味汤 《医略六书》加减八味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辨证录》卷三:加减八味汤【处方】熟地1两,山茱萸5钱,丹皮5钱,泽泻2钱,茯苓3钱,山药5钱,麦冬5钱,北五味1钱,肉桂2钱。【功能主治】肾中水火两虚,耳中...
...余脾胃素弱,语云无脾胃弱老翁余窃虑焉,因常留意调养,迄今年及六旬,饮食虽不加,而精神无或减,且微恙亦少见者,知未始非调养力也。凡人欲调养脾胃,必先察夫脾胃性情,明夫脾胃体用,而后调养有方。书云:胃阳弱而百病生,脾阴足而万邪熄,似治胃专究夫...
...目录 《千金》补虚益精大通丸 《备急千金要方》补虚益精大通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千金》:补虚益精大通丸【处方】干地黄8两,天门冬6两,干姜6两,当归6两,石斛6两,肉苁蓉6两,白术6两,甘草6两,芍药6两,人参6两,麻子仁半两,...
...实中夹虚指实邪结聚的病证中夹有虚证,多属邪盛正虚。 【实中夹虚】 指实邪结聚的病证中夹有虚证,多属邪盛正虚。例如,久患臌胀病,症状常表现为腹胀大而实,静脉怒张,面色苍黄而晦暗,形瘦肢肿,饮食即胀,二便不利,舌质暗红起刺,苔黄干燥,脉缓弱或...
...虚喘多是肺肾之虚,尤以肾不纳气为主。临床表现有呼吸短促,动则喘甚。肺虚者,每兼津液亏损,而见口渴,面色潮红、烦热,自汗、咽喉不利、舌红干少苔或剥苔、脉细而弱,可见于晚期肺结核等。肾虚者,有偏于阴虚或阳虚之别,偏于阴虚者,证治与上述类同;...
...久病脾虚失运健,或因吐泻暴伤脾,食少即胀精神倦,面黄肌瘦四君宜。[注]凡小儿久病脾虚,或吐泻暴伤脾气,健运失常,所以饮食不化,食少腹即胀满,现证精神倦怠,面黄肌瘦,此虚胀也,宜用香朴四君子汤治之。(香朴四君子汤)人参白术土炒白茯苓甘草炙...
...《小儿形证论》四十八候惊虚候歌∶长虚啮齿面青黄,噎乳涎高胃气伤。 饶啼眠不得,上窜气急泻偏黄。风盛涎多应发搐,变异时时色不常。退取虚惊无别候,痰涎坠下病何妨。此候因虚成惊虚,涎上可下变涎丸,次补虚匀气。如切牙啼哭,微下,数服通心行小肠药即...
...肠虚滑泄证是指大肠阳气虚衰,不能固摄所表现的证候。多由久泻,久痢所致。 主要临床表现:利下无度,或大便失禁,甚则脱肛,腹痛隐隐,喜温喜按,看淡苔白滑,脉沉弱。 Ztes$W机分析:久泻久痢伤阳,阳气虚衰,大肠失其”懒,故下利无度,甚至...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