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原料:豌豆100克,红糖适量。制作方法:将豌豆用温水浸泡数日,用微人椎熟做粥如泥状,加入红糖。效用说明:理脾益气,法湿利水,消肿通乳。适宜于因胃肠失和,脾失健运而引起的院腹胀满,四肢轻度浮肿、对吐呕逆、大便溏泄、小便不利等症。亦可用于...
...主要原料:小茴香15克,粳米100克。制作方法:先煎小茴香取汁、去渣,烧粳米煮成稀粥。或用小茴香5克研成细未,调入粥中椎食。效用说明:行气止痛,健脾开胃。适宜于小肠疝气、脘腹胀满,睾丸肿胀偏坠、胃寒呕吐、食欲减退,以及鞘膜积液、阴囊橡皮肿...
...主要原料:松子仁30克,白木100克,白糖适量。制作方法:如常法做粥,将熟前放入松子仁煮至成粥,加糖。效用说明:生津润燥。凡因津伤液燥而引起的大便经常秘结,即可辅食此粥。尤宜于治疗老年人便秘。...
...肢浮肿、腰腿无力、阳痿、畏寒喜暖等症,可辅食此粥。...
...主要原料:炒决明子15克,粳米100克,冰糖少许,或加白菊花10克。制作方法:先将决明子放入锅内炒至微有香气取出,待冷后煎汁,或与白菊花同煎取汁,去渣,放入粳米煮粥,粥将熟时,加入冰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效用说明:清肝、明目、通便。适宜于...
...中华药膳--这枝医苑奇葩,经历了几千年的沧桑岁月,发展成像今天这样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制作方法的一门学问。“民以食为天。”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就由此受到启发,春秋战国是药膳的萌芽时期,《内经》中记载了“半夏粳米汤”,《金匮》中记载了“当归...
...主要原料:莱菔子(即萝卜子)约15克,白粳米50克。制作方法:先煮米做粥,米将熟前放入莱菔子,至粥熟。如无莱菔子用于萝卜切丝亦可。粥成加入白糖或盐少许均可。效用说明:消食利隔。适宜于食滞引起的腹痛、里急后重、痢疾,或食滞胃院饱闷嘈杂、不思...
...儿科麻疹药膳方-大米冬笋粥 〖 来 源 〗: 《寿世新编》 〖 原 料 〗: 冬笋、粳米各50克。 〖 制 作 〗: 将冬笋洗净切片,与粳米同煮为稀粥。 〖 用 法 〗: 每日2次,空腹服。 〖 疗 效 〗: 宣散透疹。适用于小儿麻疹,疹...
...脾胃失和而引起的腹胀、两胁作痛(肝脾肿大)、呕恶、食少、四肢倦怠等症,可辅食此粥。...
...目录 《瘟疫论》半夏藿香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瘟疫论》:半夏藿香汤【处方】半夏1钱5分,真藿香1钱,干姜(炒)1钱,甘草5分,白茯苓1钱,广陈皮1钱,白术1钱(炒)。【功能主治】痰邪留于胸膈,胃口热甚,皆令呕不止,下之呕当去,今...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