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医学有“天人相应”的养身之道,就是说人体要随着自然环境、季节气候的变化与之相适应,力求做到“人与天调”。夏季的特点是燥热,“热”以“凉”克之,“燥”以“清”驱之。因此,清燥解热是养生的关键。 思想宜清静:盛夏酷暑蒸灼,人易感到困倦烦躁...
...《清明日园林寄友人》此诗是诗人在与朋友聚会园林中即兴所至,诗文大概的意思就是描述了清明时节的情景,清明这一天,诗人和几个好友一起在园林当中小聚,天气晴朗,春风和煦,柳絮随风飞扬,清明乞新火过后,人们的厨房里冉冉升起了生火做饭的轻烟,下阙...
...处于空间的雾露邪气。《金匮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清邪居上,浊邪居下」。 ...
...腹直肌自发性破裂 发病前常伴有上呼吸道感染史、气管炎史或便秘用力等。发病突然,下腹剧痛,辗转不安,逐渐向腹中线扩散,但无放射痛,有时伴恶心,偶有呕吐,大、小便正常。查体下腹有肌紧张,在腹直肌部位可触及边界不清的固定包块。...
...清者,清其热也。脏腑有热则清之。经云:热者寒之是已。然有当清不清误人者;有不当清而清误人者;有当清而清之,不分内伤、外感以误人者;有当清而清之,不量其人、不量其症以误人者,是不可不察也。夫六淫之邪,除中寒、寒湿外,皆不免于病热。热气熏蒸,...
...目录 《中国药典》清喉咽合剂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中国药典》:清喉咽合剂【处方】地黄180g 麦冬160g 玄参260g 连翘315g 黄芩315g【性状】为棕褐色的澄清液体;味苦。【炮制】上五味,粉碎成粗粉,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
...□ 李士懋 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 温病本质是郁热在里,我以为温病治则不外清、透、滋。既有热邪,故当清之,然有热在气血之分,故清之又有清气与凉血之别。热乃郁热,有郁即当透邪。透邪的原则是祛其壅塞,展布气机。气机畅达,邪热外出的道路通畅,伏郁...
...目录 《慈航集》畅肝清痢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慈航集》:畅肝清痢汤【处方】白芍5钱,当归5钱,枳壳2钱(炒),槟榔2钱,甘草5分,莱菔子3钱(炒,研),车前子3钱,煨老姜2钱。【功能主治】春三月人患痢者。【用法用量】水煎,服。2...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左俊岭等研究人员最近在一项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资助课题研究中发现,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清泻解毒液综合治疗有机磷中毒,疗效优于单纯西药常规治疗。 研究人员根据《实用内科学》有机磷中毒的诊断标准,收集该院有机磷...
...目录 《慈航集》和肝清痢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慈航集》:和肝清痢汤【处方】炒白芍1两,当归5钱,车前子3钱,炒枳壳1钱5分,赤苓3钱,甘草1钱,广木香1钱5分。【功能主治】夏、秋之间,初病腹痛,作泻而变痢者。【用法用量】水煎服。...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