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重订通俗伤寒论》连翘栀豉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重订通俗伤寒论》:连翘栀豉汤【处方】青连翘2钱,淡香豉3钱(炒香),生枳壳8分,苦桔梗8分,焦山栀3钱,辛夷净仁3分(拌捣广郁金3钱),广橘络1钱,白蔻末4分(分作2次冲)。...
...《伤寒杂病论》栀子连翘甘草栝蒌汤栀子十四枚(劈) 连翘二两 甘草二两 栝蒌根四两右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燥病,目赤,困苦,咽干,胁下痛,脉弦而数,此燥邪乘肝也,黄芩牡丹皮栝蒌半夏枳实汤主之。 目录 《伤寒杂病论...
...经验方》有牡蛎,并烧存性。一方只用牡蛎 为末,酒调下二钱。又方∶葵菜子(炮香) 缩砂仁(各等分)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热酒调下。滋益气脉,荣卫行,津液上。蔡张不愚方,常用极有验。疗乳妇气少血衰,脉涩不行,乳汁绝少。成炼钟乳粉(研),浓煎漏芦汤,...
...目录 《兰室秘藏》连翘散坚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兰室秘藏》:连翘散坚汤【处方】柴胡36克 草龙胆(酒洗四次)土瓜根(酒制)各30克 黄芩(酒炒二次)21克 当归梢 生黄芩 广茂 京三棱(同广茂酒炒)连翘 芍药各15克 炙甘草9克...
...【摘录】方出《外台》卷二十三引《范汪方》,名见《圣惠》卷六十▼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圣济总录》卷一三七:漏芦膏【处方】漏芦1两,地榆1两,附子(去皮脐)1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1两,藜芦(去芦头)半两,木通半两,莽草半两,白芷半...
...泻热,解毒咸软坚,苦下泄,寒胜热。入胃、大肠,通肺、小肠。散热解毒,通经下乳,排脓止血,生肌杀虫。治遗精尿血,痈疽发背(古方以漏芦汤为称首),及预解时行痘疹毒(取其寒胜热,又能入阳明故也)。出闽中,茎如油麻,枯黑如漆者真。甘草拌蒸。连翘为...
...漏芦 升麻 大黄 蓝叶 黄芩 玄参等分 芒硝(甚者加至二钱)疫疠积热,时生疙瘩结毒,俗称流注,面肿咽塞者,此方主之。经曰∶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毒痈;又曰∶热胜则肿,故疫疠之余热,解之未尽,逆留于分肉之间,则作上件诸证。药之为性,辛能...
...,去滓,不拘时候温服。以长利为度。【摘录】《圣惠》卷六十二▼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圣惠》卷六十六:连翘散【别名】连翘汤【处方】连翘1两,犀角屑1两,玄参半两,黄耆1两(钱),木通半两(锉),漏芦1分,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
...末,用前膏子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瘰疬结核,破或未破者。【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后煎连翘汤送下。【摘录】《济生》卷八▼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圣济总录》卷一二六:连翘丸【处方】连翘1两,芍药1两,玄参1两,大黄(锉1两,炒)...
...□ 熊兴江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出自张仲景的《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可以解表散邪,清热除湿退黄,主治兼有表邪的湿热黄疸病证,原文记载有“伤寒瘀热在里,身必发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之。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方:麻黄二两...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